打开

4K修复版《三毛流浪记》全球首映

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9-06-19 08:22

电影《三毛流浪记》堪称几代人的经典记忆。但你知道吗?它还有个特别的“身份”——新中国成立第一部公映的国产电影!昨晚,该片的4K修复版,作为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记忆·时代经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影展”的重要影片,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序厅放映——虽然因为梅雨突然来袭,原本的露天放映变成了室内,但观众们仍然兴致不减。“我特意带孙女来看的,就想让她感受一下我们以前看的电影和看电影的方式。”市民童先生告诉道。


《三毛流浪记》剧照


三毛形象感染力丝毫不减


昨天晚上,虽然下雨降温,但来到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童先生说,他原本是想带着孙女来感受一下露天放映的乐趣,后来得知要挪到室内,略有遗憾,却“依然有意思,毕竟《三毛流浪记》太经典了,好的东西就应该代代传承”。


《三毛流浪记》是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喜剧片,由赵明、严恭执导,阳翰笙编剧,王龙基主演,于1949年12月上映,全片71分钟。该片根据张乐平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通过孤儿三毛在旧上海的种种遭遇,展现了旧社会广大城市流浪儿童的不幸命运。


张乐平之子张慰军(左)也来到了放映现场


三毛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他蒜头鼻,细细的脖子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还有头顶上那孤独的三根毛。这些造型背后也颇有故事——三毛的蒜头圆鼻子是泡泡糖做的,头上的三根毛是用外面粘着毛绒的三根铜丝贴在橡皮膏上,然后再贴在小演员王龙基的光头上。有意思的是,为了贴住这三根毛,每天化妆师辛汉文得给王龙基剃头,因为他来回扭动,辛汉文打了一下他的头说:“小赤佬,头勿要动。”王龙基回嘴说:“你是——老赤佬。”一老一小很认真地吵了一场。结果,导演把他们吵架的情形用到了电影里,就是三毛领流浪儿大闹宴会后与贵夫对吵的戏。


这些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至今也被很多影迷津津乐道。比如王龙基喜欢看漫画《三毛流浪记》,其中三毛喝糨糊后肚子痛的情节给他深刻印象,所以在拍喝糨糊的戏时,虽然明知糨糊桶里是藕粉,他还是不肯喝。为打消他的顾虑,导演带领喝,而王龙基只肯抿一小口,不像饿极了的样子。于是,当天中午剧组不许他吃饭,到下午让他自己在摄影棚找吃的,这才拍成了三毛抱着糨糊桶猛喝的镜头。


而昨晚的放映,当这些经典镜头出现时,仍然能够打动观众。一些小朋友看的时候,也是跟着又哭又笑。


经典老片持续上映延续情怀


70年过去了,当年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如今已是古稀老人,并且,他并未一直走演艺圈,而是成了科技专家,在国内外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论文文章,并在德国荣获第九届世界电子电路大会ECWC9优秀论文奖,担任了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三毛流浪记》首次公映海报


岁月让人唏嘘,岁月也有着让人感动的力量。上海国际电影节充分了解岁月积淀的意义,也一直致力于经典影片的4K修复。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单元,一方面网罗了许多优质影片为大家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影迷朋友们准备了从未在大众面前出现的艺术作品修复版本。《三毛流浪记》4K修复版在名单中的出现就被许多影迷朋友们称为“意外的惊喜”。


确实,这部电影除了内容本身的意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公映的第一部国产片,还有其历史意义。《三毛流浪记》摄制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制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准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最终,影片于1949年12月上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电影,该片为时代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的影片。电影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三毛的造型保留了漫画风格,创造了假定情境,增强了影片观赏效果,几乎家喻户晓,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从2013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4K电影修复版本陆续与影迷见面。一部部经典老片又重新以最美好的姿态登上大银幕,此次4K修复版《三毛流浪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放映,既给广大的影迷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和体验,也致敬了所有为上海电影贡献过力量的电影艺术家,献礼新中国风雨兼程的辉煌70年。


据悉,该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单元进行全球首映后,还将于2019年国庆期间上映。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