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视频 | 12345市民热线的防疫大考 满意率超75%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厚真 卢梅 朱晓荣 张凯 徐玮

2022-04-02 18:56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3月1日至28日,上海各区涉疫情工单和紧急工单的满意率均超过75%,但就总体94.74万件的应答量而言,其实还有大量的市民诉求需要得到更多的正向回馈,让百姓的困难得到妥善的处理。这是上海市民在特殊时期,对热线给予的更高期待,也是12345存在的意义。 


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工作大厅


早晨八点,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工作大厅就开始忙碌起来。根据流程,市民们拨打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后,生成热线工单,经过市接线员的研判,部分应交由属地处置的工单就会流转至各区,而嘉定区的工单便会流转至此。上海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这间7*24小时运转的办公室比往常更加忙碌。 


“现在的工单量比以前大多了,原来一天平均就200多张工单,多的时候也就300多张,此轮疫情之后,我们最高的时候一天就有1000多单,平均都在600单以上。特别是政策上的询问,比如现在我的小区什么情况?是否有阳性或者密接?小区什么时候解封等等,这种工单一下子变多了。” 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科科长向记者展示了每天的工单统计量,疫情后的工单陡增显而易见。 


作为嘉定区统一的热线工作流转平台,工作人员会研判市民诉求,根据职能分工将工单转派给各部门或属地政府,再由各单位专业科室部门,属地村居委等,作为一线承办单位,来具体回应市民的诉求。


消息要官方 但不要官僚


“你上午是不是打电话到12345说小区怎么还没有解封?”周强,徐行镇启宁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工作人员的承办工单后,他第一时间致电投诉人进行沟通。


“我现在不清楚我们小区到底什么情况,如果有确诊密接,那为什么我们查不到这个信息?”对于对方提出的疑惑,周强解释说按照规定密接并不需要发布公告,且目前社区也尚未接到上级部门关于楼栋核酸异常的进一步消息,为了安慰焦虑的社区居民,周强说,“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你说对不对?”


“他投诉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要太官僚,回答可以是官方的,但在解释工作上不能是官僚的。”周强意识到自己之前在处理此类咨询问题上耐心的不足,一个语气,一份更详细的回答,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也许就能消除居民们特殊时期的不安情绪。


为了孩子们的“网课”,如何让合规工地停工?


“现在有一张投诉件,君水湾大酒店有施工,在拆卸旧物,噪音影响小孩上网课。你去看一下。” 


一则投诉建筑工地噪声过大影响孩子上网课的工单,从嘉定区城运中心转派至属地,由属地菊园新区城运中心承接,做下一步研判流转。菊园新区嘉馨社区党总支书记赵丽萍接到电话后仅仅几分钟,就到达了现场。赵丽萍明白,根据规定,工作日原本就是工地合规的施工时间,但因为孩子们都留在家里上网课,噪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这个疫情催生出的“新问题”她必须协调解决。


居委劝说合规工地停工,为了保证孩子们的“网课”质量


“还是请大家一起克服一下好不好。”赵丽萍明白,要让赶工期的工地长时间停工,谈何容易。但作为协调人,她只能不断沟通,用真诚打动负责人,希望对方能够尽量配合。  


“多多督促,居民的情绪还是要多多照顾一下。”


紧急就医如何解决?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科成立“重案组”


3月1日至29日,嘉定区共承办市热线办转派的各类热线工单18681件,其中涉疫工单15369件,其中除了询问疫情政策和关心学生教育之外,约7%是涉及看病就医的紧急工单。为此,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科成立“重案组”,专门抽调三人,跟踪、催促、协调、协办这些关乎生命的紧急工单。


3月24日一早,“重案组“李永欢落座工位之后马上跟进了一则让她彻夜难眠的工单。  


“他的父亲出现面部肿痛、化脓的情况,居委已经为他开具了就医证明,签订了承诺书,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外出就医的,但是填了三次申请,到现在还没有120来转运。”  


据了解,这位患病老人所在的小区,正在进行“2+12”的管控,当天是小区封控的第二天,按照规定病人们必须通过120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但救护车迟迟没有上门,这让老人的家属焦急万分。  


 “急死了,老人不行了。嘴里流血,耳朵流血,脸部全部都出泡了,这样怎么弄,疫情期间生命要没有了,你不能这样子。”电话中,李永欢一边安抚家属的情绪,一边向江桥镇和区卫健委再次派发这则工单,要求30分钟内进行回复。而另一边,作为“重案组”组长的王炯则通过通讯软件,在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群内,直接向江桥镇和嘉定区卫健委的联系人进一步描述当事人的现状,帮助他们评估当事人病症紧急程度,合理安排转运时间。  


“现在居委已经到现场了,我马上给卫健委信息,让他们加急。现在就等卫健委回复了,目前的情况下120的资源确实还是比较紧张的。”


20分钟后,嘉定区卫健委回复已派120出车前往。李永欢和王炯都松了一口气。经过闭环转运、闭环治疗,3月27日,老人的病情已经基本得到了缓解。  


老人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特事特办 热线人驱车20公里为心脏病患者送药


经过多部门联动推进,大部分的紧急就医工单,通过工作群和电话沟通得到了解决,但是,也有一些市民的紧急诉求。因为现实原因在流程中“卡了壳”,工作人员只能采取“非常手段”。  


“上面一个‘仑’是吗,怎么写的?还有一个什么字……”这一天,嘉定区城运中心热线平台的工作人员金晶回访了一条关于“配药”的紧急工单,对方表示自己的心脏病药物已经断了一周,且至今依然买不到。通过声音金晶判断对方是一位高龄老人,且在电话中无法准确知晓对方所需药物。金晶立马致电求助人所在的居委,询问缘由和药物名称。


“这个需求我们一直知道的,老人家自己已经联系过日常配药的地段医院,回复关闭,然后也联系了主治医生和周围医院的一些医生,都配不到这种药。我们也帮她看过网上,不送,因为这个药比较少也比较特殊,很难订到。”江桥镇恒嘉社区社工冯平阐述了困难所在。回访人金晶在了解情况后,将这则工单转交给了“重案组”。


通过在线搜索,热线科工作人员发现这种药在全嘉定区只有一家药店还有存货,距离江桥镇有20公里,快递无法送达。想到焦急的求助人,王炯提议“特事特办”。  


“你买好一起送过去。”


热线科原本负责数据统计和热线日报的工作人员沈宇接下了“送药”的任务。她在药店上传了老人的身份信息,买到了这款“救命”的处方药,然后驱车20公里,将药送到了老人所在的社区。


“对的,就是这个药,一点不错。”今年八十多岁的老黄看到“送货上门”的药物有些哽咽,他说如果是自己需要药物,特殊时期,他能够强撑一阵,但因为缺药的是老伴,看着她受苦,心理不是滋味。


“你看药吃光了,如果这个药物断掉的话,我晚上睡觉心脏就会‘砰砰’地跳。你们现在送过来,我有好几天可以吃了,笃定了。”


老两口收到心脏病“救命药”,终于笃定了。


历时2个小时,沈宇帮助工单顺利结单。


不过这样的“特事特办”并不可能成为工作的常态,在12345的数据汇总下,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投诉热线竟然收到了“表扬”工单


通过对前期工单的总结梳理,基层社区开始主动作为,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在对市民的回访中王炯了解到,目前嘉定区江桥镇的多个社区已经成立了配药小分队,集中帮助居民配药。只要老人把他的医保卡、病历卡和他所要的药单放在门卫,第二天他们配药队去帮他取,药配好以后送至他们门口,而这些都是疫情下催生的“新办法”。


而徐行镇启宁社区工作人员周强则与小区物业协调,一天两次将被封控的居民们购买的快递送到楼栋大堂,“可以避免未来的投诉工单”。


嘉定区城运中心收到“表扬”工单


随着工作流程的不断完善,12345收到的不仅仅是求助与投诉,还出现了一些令热线人激动的“表扬”工单。这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回报。


“超级开心,就是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虽然电话接通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可能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况,但是只要有这样的市民,有他们这样的肯定,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这根救命的电话线。”这场大考,让 95后热线人沈宇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压力和满足感。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3月1日至28日,上海各区涉疫情工单和紧急工单的满意率均超过75%,但就总体94.74万件的应答量而言,其实还有大量的市民诉求需要得到更多的正向回馈,让百姓的困难得到妥善的处理。这是上海市民在特殊时期,对热线给予的更高期待,也是12345存在的意义。


“从最初12345建线定位来讲,这是一条非紧急服务热线,但是疫情当前,热线人都主动担当,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把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急处理、派紧急单。虽然这个工作还是千头万绪,我们也要快速联动、尽力地协调,然后全力保障市民的合理诉求,快速妥善地处置。”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爱芬这样回答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厚真 卢梅 朱晓荣 张凯 徐玮)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