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安徽:地理落差大 淮河上中游易发洪涝灾害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7-20 14:12
今明两天,淮河流域仍将有强降雨,干流防洪风险进一步加大,淮河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那么,淮河中上游为何易发生洪涝灾害呢?事实上,淮河全长1千公里,总落差200米。上游长360公里,落差达到174米,占总落差的89%。
中游长490公里落差16米,下游长150公里落差6米。
这样的地理落差导致淮河上游至淮河干流中上游的暴雨洪水迅速汇集到中游,而中游坡度突然平缓,下泄不畅,沿淮的湖泊、洼地成为了洪水滞蓄的场所,极易成涝。所以,中游一直是治理淮河最关键的河段。
再看王家坝的地理位置,王家坝闸恰恰处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所以,淮河流域的防汛要特别关注王家坝闸的雨情。
根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要求,要按照预案,抓紧组织做好蒙洼、南润段、邱家湖等行蓄洪区人员的转移工作,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确保适时安全运用。那么行蓄洪区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长江中下游防洪主要通过堤防、蓄滞洪区、行洪区和水库群等多个体系来实现,其中,堤防是根本,但是面对大洪水或者超额洪水,需要水库削峰、蓄滞洪区分洪消化。
洪水被分蓄到规定的湖泊洼地,待水位下降后再陆续排出,此蓄水区为蓄洪区。
而行洪区是指天然河道及其两侧或河道大堤之间,在大洪水时用以泄洪的区域。
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共有国家级行蓄洪区24处,其中淮河流域19处、长江流域5处。2003年、2007年安徽曾分别启用了9处行蓄洪区。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