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15分钟!从死神手里“抢人”,党员“三人组”胜出!
时讯
现代快报
2020-02-29 10:29
铮亮的手术刀片,直抵病人喉部,朱霆知道,下一瞬间,剧烈的胸腔气流就会携带着新冠病毒,喷薄而出。但他没有犹豫,笔直划了下去。
沿甲状软骨下缘切开,暴露气管,切开气管前壁,迅速插入气管套管,将硅胶内管从套管植入并固定,接上呼吸机 …… 一系列精准操作,在 15 分钟内完成。
"65,80,97",床边监护仪上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迅速飙升,患者生命体征重回稳定。2 月 28 日下午,在与死神的 " 抢人 " 大战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耳鼻喉科主任朱霆带领的 3 人党员 " 气切小分队 ",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而这场持久战的目前比分,是 5:0。
对于已进行气管插管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来说,如果 7-10 天不能拔管,就需要做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切开对于耳鼻喉科医生日常操作来说,并不复杂。但对新冠肺炎这种烈性呼吸道传染病,气管切开就要慎之又慎——大量分泌物喷出,患者肺内沉积的病毒颗粒,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稍有不慎,对医护人员都是致命威胁。
截至 2 月 28 日,朱霆带领的东院区 " 气切小分队 " 进行的 5 例气管切开手术,都是针对病毒载量极高的危重症患者。每次手术前,他们都要做好三级防护,2 层防护服、N95 口罩、护目镜、脚套 …… 与其他同事不一样的是,他们要戴上正压头套,同时戴上 4 层手套。
气管切开对主刀医生的视觉与触觉要求很高,头套上的水蒸气会阻碍医生的视野,而双手戴的 4 层手套,让执刀的手指触感降低,在视觉与触觉双重 " 失灵 " 情况下,每一次手术,朱霆和队友必须依赖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才能完成。
2 月 20 日,东院区耳鼻喉科接到重症医学科的紧急求助电话。一位 70 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只有 60%,亟需气管切开。" 必须尽快进行气管切开,否则患者很快会因为呼吸衰竭而亡。" 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与驰援的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讨论后,决定请 " 气切小分队 " 操刀进行气管切开。
朱霆带着 " 气切小分队 " 成员丁永军、邓智锋换好防护服,第一时间带上气切包赶到了重症医学科病房,与在病房支援的新疆医疗队重症组组长杨建中携手上台。摆体位、铺治疗巾、评估、麻醉、气管切开 ...... 虽然穿着防护服看起来笨重,但朱霆他们的动作却轻柔又迅速。一系列精密经皮气切手术操作、重新连上呼吸机后,邹爹爹的气道风险降低,舒适度立马改善。
朱霆表示,对于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抢救,气管切开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降低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协作,党员医生更要冲锋在前,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气切小分队’一定使命必达!"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