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十大高频关键词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菲菲 李瑶 孙悦
2018-01-23 09:55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十大高频关键词,你知道吗?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是两会上的追光焦点。除去其中提出的数据指标,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也具有相当的看点,今年与去年对比,高频词有何变化,从中可以管窥当年政府工作思路。
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正文19500余字,报告中出现10个高频关键词是:
而这是去年的情况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都是出现率最高的通用词,涵盖各方面,这也是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在今年的报告中,“建设”一词依然高居榜首,出现了141次,比去年出现的频次增加不少,不难看出政府要在新一年“大干一场”的决心和干劲。
让我们来看一下后面这些高频词的变动情况
改革、创新
中央交以上海“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样的重任,“改革”、“创新”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相当之高,也是意料之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提出在新的起点上 “再出发”,提出要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加强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报告中同样被反复提及的还有”科创”一词。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城市
“城市“一词,历来也是上海政府工作报告的热门词汇。“城市”出现的频次跃升为今年的第三位。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经深入人心。去年,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有机更新,扩大了公共文化和体育产品供给。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这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人民”出现的频次有22次之多。眼下,上海提出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是2035年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偏重物理层面的城市建设,到偏重物质层面的经济发展,如今已进入到一个更为追求深度品质的阶段,背后体现的是现代城市理念的变迁。
经济
经济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排名居前的热门词语。今年,报告中“经济”一词的排位比去年有所提升。根据稍早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上海经济"成绩单",全市经济总量不仅首次站上了 3万亿元的新台阶,工业生产增速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新高,并且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同比是下降的,显示出虚实冷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上海经济的重大支撑,今年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文化
去年跌出前十位的“文化”一词今年又重新入列。新编制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文化大都市”写入了上海的城市性质和愿景。
从2013年起,上海几乎每年都有一处重大文化设施落成,更多的文化地标,既是闪亮的城市名片,更向市民提供了文化的滋养。前不久出台的“文创50条"也预示着一个全要素的文化创意中心正呼之欲出,文化软实力将大大提升上海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再来看看那些虽然没有进入十强,但是绝对不容忽略的词汇。
生态
前十位虽然没有“生态”这个词,但是它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4次,颇为引人瞩目。上海发展的三个愿景中,“生态之城”占据重要一席。报告中,生态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以此强调决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发展。
此外,今年“美丽上海”第一次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老百姓而言,未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黑臭河流将消失,上海的公园绿地会继续增加,崇明岛将继续向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迈进。
人才
与“生态”一样,“人才”也是2018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跑出的一匹词汇黑马,出现了21次。报告中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上海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的关键支撑,在全球城市竞合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去年,上海制定实施了人才政策“20条”“30条”,显现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求才若渴”意味流露更加显著,提出了引才用才“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这样的“三不”理念。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菲菲、李瑶、孙悦 实习编辑:施如顺)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