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视频 | 重庆版《读心神探》 80后民警工作4年白了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9-03-06 18:30

最近,一位80后白发民警“火了”。他叫张熠,1980年出生,2000年从警校毕业后一直在重庆巴南区公安分局工作,工作至今,头发都变白了。张熠说:“其实,白了头发没得啥子。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安全感,我觉得我这头发白得很值。”他不仅工作兢兢业业,而且还会“读心术”,嫌疑人都在他面前“认栽”。



安静的审讯室,犯罪嫌疑人A某低头沉默。明明证据就摆在眼前,管你问什么,始终不开腔,这样的“滚刀肉”往往考验的不光是你的耐心,更是说话的技巧。


“来,我们唠唠家常。”迎面走来的白发民警不急不躁,拉来凳子坐在A某旁边,一双大手轻轻拍了他的后背。


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在这间审讯室里展开,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看起来轻描淡写,却始终剑拔弩张。


“可以哦,你原来的工作不错嘛,为啥非要干违法的事嘛?”


“唉,这也是没办法。”


“哦嗬,认了嗦!”


5个小时后,A某一个不留神,间接承认了犯罪,胜负已分。



短兵相接,一间审讯室就是两个人的战场


一桩小案子,两个嫌疑人都是“老油条”,商量好了死活不承认——一个闭口不言,一个满口胡诌。所里的民警几个来回下来,始终问不出个所以然。


作为值班领导,张熠自然要出马。“不开腔的先放到,我先问问这个话多的。”


审讯室里,张熠和嫌疑人开始了交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张熠和嫌疑人从工作聊到生活,从生活再聊到家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看似和谐的一场龙门阵,吹牛的越发膨胀,话越来越多,张熠耐心地听,眯成缝的眼睛,始终锁定着嫌疑人的表现——表情、动作、神态、语言……张熠在等待,等待着对方疏忽大意的那一瞬间。


一个小时后,嫌疑人言语中透出了案件相关信息,张熠马上掐住话头,直指案件,对方一时语塞。张熠抓住机会,抛出手里掌握的情况的一部分,让对方感到措手不及。



嫌疑人依旧负隅顽抗,打算开口继续编。“眼神开始飘,眼球往天上转,这一看就是要说谎。”张熠马上从对方的表情看出了意图,打断对方,继续抛出手中掌握的其他线索。嫌疑人瞪圆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随后长叹一声。


言语奏效,且正中靶心,后边的审讯势如破竹,案件已经算基本告破。整整两页的笔录,张熠做得认真精细,放下笔录纸,他又走向了另外一间审讯室。那里,仍旧有一场硬仗要打。



读心审人,阅历、经验、耐心、技巧都不能少


“审人,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阅历、经验、技巧,一样都不能缺。”说起办案子,张熠坦言有些民警可以很快掌握,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掌握。“实际应用中,少一样,都无法奏效。”


刚开始接触案件时,张熠也是个菜鸟,但当时组里的师傅们言传身教,他也在大量案件中摸索,成长很快。“一年至少办两百个案子,都是在实际应用中摸索。”


几年前,一个毒贩被捕,在审讯室里不发一言,不管谁说话,就像睡着了一样,甚至让人怀疑这人是否还有意识。


张熠看了一眼对方的样子,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姓名、年龄、工作、朋友、家庭……张熠几乎尝试了所有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对方始终沉默。



在审讯的第3个小时,张熠主动给对方端来了饭菜。毒贩心理防线很强,但身体却经不住,也是饿极了,狼吞虎咽吃起来。“慢点吃,莫搞急了,这有水。”张熠明白,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警方不是在害他,而是在给予帮助。饭后,张熠又递上一支烟,“兄弟,整起,也休息一下!”江湖气的言语最接地气,最适合与此犯罪嫌疑人交流。


这一场心理对战,足足持续了8个小时,而前7个小时,张熠都是在一个人“自言自语”,递水,递烟,无微不至。终于,在第7个小时,张熠问了一句:“兄弟,你有孩子没得?”此刻,他敏锐地捕捉到,毒贩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这细微的动作一下子让张熠瞪起了眼睛,他知道,家人必然是突破口!张熠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因为工作忙,还没有孩子,自己和妻子都很发愁,羡慕那些和孩子周末一起享受幸福的人。此话一出,毒贩的手抖了一下,狠狠地挠了挠头,并用微弱的声音说了句:“我有个儿子,还小”。


切口打开了!张熠一边紧盯着对方的动作、表情,一方面将话题继续,从毒贩的家人入手,提醒对方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抛出配合警方争取宽大处理减刑的话题,另一方面将自己掌握的案件情况一点点渗透给对方。


情和法的双管齐下,不到一个小时,毒贩交代了所有的犯罪事实,并将自己的上线人员如数告知。8个小时后,整个案件告破。



休假查案,毒贩的一句黑话吸引了他的注意


张熠经常会提到自己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警觉,像一种职业习惯,也为自己成功破案起到了保证。


“有时候,这种习惯让我休假也难得清闲。”张熠回忆道,有一次自己刚和同事一起办完案子,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当时就有人提议到狮子桥那边的鱼馆吃顿饭,然后赶紧补个好觉。我们商量了一下,就穿着便装去了。”


刚刚走进餐馆,坐在自己对桌的一个个头不高、身材瘦瘦的男子就吸引了张熠的注意。


“通过面相,就觉得这个人像是吸毒人员。”


就在张熠和同事在餐桌上聊天的时候,对桌的那名男子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张熠隐约觉得这个电话不寻常。


“这个人没接电话之前,说话声挺大。接起电话来,声音故意压低了一些,而且身子似乎还有意往里面靠,就是不想让别人听见他在说什么。”张熠回忆道,“引起我的注意是毒贩的一句话,他说‘籽籽在我这里,等你到了,我出去就是了。’”


张熠曾抓过毒贩,“籽籽”指的是麻古一类的毒品,眼前这个人很可能要和人进行毒品交易。


为了不打草惊蛇,张熠没有采取行动,而是用眼神提醒身边的同事,注意一下身后这个人的动向。


“大家在一起这么久了,还是有些默契,然后我们就装着继续吃鱼。”张熠回忆道,大概过了20分钟,这名男子的电话又响了,他直接就朝着路边的一辆面包车走了过去。“看见他出去了,我们就喊老板结账,然后也顺着往外面走。”


张熠和同事分别从四个方向围向了面包车,而此时两名犯罪嫌疑人刚刚进行完交易。“他们还相互递烟呢,我一把就抓住了之前吃鱼的那个男子的肩膀,他转过头问我做啥子,我给他看了证件,然后他就不说话了。”


谈及自己这么多年的办案经验,张熠说,抓住细节和保持警觉是自己的职业习惯,也是自己破案的“法宝”。


多年来,张熠获市公安局和分局嘉奖15次,其中,三等功三次,市局嘉奖7次,分局嘉奖5次。


(视频来源:平安重庆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