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5″

视频 | 从学术立院到培养人才 这家医院一直在努力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2021-09-02 19:26

在上海老百姓印象中,名列前茅的三甲医院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王牌科室”,例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第九人民医院的整形外科。其实在上海,还有不少医院实力雄厚,但是却格外低调。它们有一号难求的科室,有慕名而来的患者。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跟我们聊聊四院的发展和特色。


本期嘉宾:

熊利泽

麻醉及围术期医学科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院长

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所长

973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学术立院 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主持人:熊院长您好,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医院,但是在公众印象中四院一直非常低调。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四院也有非常优势的科室,那么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科室,以及四院的管理理念。


熊利泽: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学术立院。我们要培训医务人员,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一家成功医院的必备要求,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医生之间水平差距最主要的体现方面。那么就要培训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忘医者初心。



我常说,病人需要告诉我们医生的秘密,可能都不愿意与他们的爱人、孩子,还有亲人分享。还要在医务工作者面前展示他们不愿意展示的身体,这对我们是莫大的信任,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作为医生,要把病人的疾病准确诊断出来,并且医治好,是我们医院的学术氛围。


过去,我们医院的耳鼻喉科,还有中医治科是非常有名的。近年来,我们在老年病人手术、麻醉,还有围术期的管理,对于泛血管病的微创治疗,包括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还有外周血管的微创治疗方面,我们做的非常有特色。


主持人:那么医院是如何把“学术立院”落到实处,覆盖到每个医生,给大家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科研氛围呢?这个理念在医院落实到什么程度了?


熊利泽:做到“学术立院”,最重要的就是在医院形成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举办了福民学术大讲堂,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医院做学术讲座,包括院士,还有国外的医疗大咖等。


第二,我们成立了青年讲师团,重点培养初到医院的年轻医生,让他们意识到意识到“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



第三,我们每周、每月都会在科室举行疑难病,还有多学科的讨论及会诊。


第四,我们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例如我们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共同举办的神经内科培训班,主题是如何处理中风诊断并进行治疗,已经坚持了12年。那么在这12年当中,国内138个医院,共346名的医生接受了培训。他们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三级甲等这样的大学附属医院,还有其他大型医院,这些医生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围术期医学 麻醉学发展最新方向


主持人:熊院长,您既是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同时您也是一名医生,特别是中华麻醉的主任委员,在这个领域是非常权威的专家。那么学术立院的理念,是否也能够应用到我们中华麻醉的领域?中华麻醉目前的发展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熊利泽:我个人认为像中华医学会、中华麻醉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就是要起到学术引领,通过学术交流达到促进学术进步的目的。


谈到麻醉,我们可以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归纳。


第一个阶段就是麻醉术的发明,使无痛的手术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想象没有麻醉的手术是多么痛苦。在175年前的1846年,Morton在美国表演现代麻醉成功以后,麻醉的安全性还是很差,每100个麻醉病人就要死亡一例。


从当时到现在的100多年来,大家进行了很多研究、尝试和培训,让现在麻醉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就是第二个阶段。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又面临新的问题:虽然麻醉的死亡率降到了1/30万,甚至是1/40万的新高度。但是如果你去做术后统计,从术后30天的死亡率来看,麻醉致死,仍然排在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还有脑中风。麻醉致死,占所有死亡的7.7%,全世界每年要死亡420万人。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尤其是我国正在面临老龄化。以上海为例,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老龄人口逐渐增加,他们接受手术的风险和青壮年相比要高很多。如何保证病人不仅仅是术中安全,还有术后舒适顺利的恢复和长期转归,都是我们所关注的。



所以我们要做学术引领,我在做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的时候,就提出过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从麻醉学到围手术期医学,要关注病人最终的恢复。手术不是目的,麻醉也不是目的,病人术后的恢复才是我们治疗的目的,所以站到这样的一个高度,围术期医学就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学术引领的重要性。


临床结合科研,探索医学未知领域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的麻醉不仅仅是局限于临床麻醉结束的那一刻,包括病人后续的整个恢复过程,都纳入了我们所说的学科范围之内。现在我们提到了“学术立院”的理念,说到学术立院的研究型医院,就不得不提美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们有很多医生都是研究型人才。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医院要去创建学术型、研究型的医院,但是普通老百姓可能会认为我明明是去看病的呀,医院不是科研单位。那我们应该如何让医生把临床与科研做出一个很好地平衡和结合呢?


熊利泽:首先我想说,我们现在所诊治的疾病还有很多是我们诊断不出来的,也有很多疾病在目前的阶段我们无法治疗。如果我们不去做科研,不去做探索,那么这些疾病永远都无法治疗。所以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那么谁来做科研?当然只有医生,因为我们对病人最了解,我们知道有哪些疾病现在是无法治疗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把它提炼成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医生一部分职责所在。



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配备人数不够,我们非常的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配备专职科研人员。


在我们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同济大学像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所,配备了专职研究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让我们的医生跟专职科研人员进行友好的合作。这可能是一个医院从事科研工作,成为研究型医院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第三,对医生进行科研探索,培训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够提高他的临床诊治水平。在医院管理中,我们发现善于思考的医生水平是最高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医院把治疗和科研工作,这两方面友好结合起来,这并不矛盾。


人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您刚才这个解读给我们解决了一个误区,那么就是科研是为了更好地去引领临床。但是既然说到科研,就不得不提人才。我们在人才兴院的这个过程当中,您是如何看待人才的作用?另外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


熊利泽:我觉得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人才是一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体系比人才本身更重要。这是一个单位重要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医院在人才上是非常重视的。我个人认识最重要的是上级支持。以我们虹口区为例,专门制定了人才引进的25条政策,同济大学有关于科研人员的双聘指导意见,对我们医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就是我觉得要给这些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要给他位置,给他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让他在医疗上的特色和科研上的特长能够发挥得很好。


第三,我们不可回避的是要有一定的待遇,那么现在还没有一定的待遇,包括他的家庭,包括孩子的上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些花费了。


第四,我觉得单位要创造一个尊重人才的氛围,当他来到这个单位,就能感觉到这个单位对他比较尊重。上海包括我们医院在内,护士的来源还是比较缺乏的,经常会发生护士来了没多长时间,就有可能要离开。怎样降低护士的离职率,我们做了一个尝试:来到我们医院的新护士,我们给她配备一名一对一带教老师。实行这个办法以后,我们的离职率就大大下降了。让新入职的护士感觉到说有人关心我,有人带教我,有人来问我,有人来培训我,这样的氛围对于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敬畏生命,医者最重要的修养


主持人:人才要在一家医院里有所依,还有施展自己的平台,可以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看到自己成长的路径。那现在临近毕业季,可能又有一批新的医学生要进入到医院当中,那我们四院对于青年医生的培养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呢?从您的角度,您希望用现有的资源把医院打造成什么样子,有什么方向和愿景呢?


熊利泽:我觉得就是对于青年人才来说,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来工作。


首先,敬畏生命是一个医者最重要的修养,必须要有责任心。作为医务工作者,如果我们对生命都没有敬畏,显然是无法成为合格的医生和护士。


第二,我们要养成一个学习习惯。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有很多疾病我们现在了解的还非常少,例如这次的新冠疫情,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到今天还在肆虐全球,给我们生活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第三,医学是一个实践的学科,希望青年人能够不断去实践。我曾经看过一本美国出版书籍《Outliers》,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的行业只要你动手操作,就有1万小时定律。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一名好的外科医生,一名好的介入医生,那至少需要1万小时的训练才能够成为一个杰出者。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要真正善于并习惯到病人的床旁,积累我们的经验。



第四,我们要培养年轻医务工作者追求卓越的好习惯。我们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为什么有的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医生,有的没有,最关键的区别就是我们要有追求卓越的习惯。


我们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未来,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务,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我们的追求。真正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


主持人:欢迎医学生们来第四人民医院,您发出这个邀请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四院做好了准备,给年轻人提供了平台和成长路径,更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通过熊院长精彩的分享,相信大家对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知。有很独到的办院的理念,有很优秀的管理者和临床科研团队,也很好地传承了百年院士的积淀,名副其实的宝藏医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