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

视频 | 粉墙黛瓦,水墨丹青!徽州古民居的守望与更生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22-02-03 08:00

安徽黟县,千年古村落卢村迎来了第一缕晨曦。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成片的民居皆以高墙围起,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在远山晨雾间勾勒出徽派建筑的风骨。阡陌纵横的古宅巷弄间,隐匿着一组木雕楼群,是卢氏33代世祖,徽商卢帮燮在清朝道光年间所建,有中国“第一木雕楼”的美誉。


 
木雕楼群由七户古民居组成,外表看似寻常人家,走入宅院内部,却是雕梁画栋,别有洞天。
 
木雕楼的后人,年逾六旬的卢跃飞,是当地的篾匠,居住在木雕楼群南面的思成堂。一对石墩,一口龙泉,是思成堂里的“一奇一宝”。
 
五米深的龙泉,隐匿在堂屋内,井口如碗口般大小,井水清澈甘甜。卢跃飞自豪地介绍,当年卢氏祖先就着这口龙泉,建了这座房子。采用黟县青雕刻的古石墩在徽州也是仅此一对。石墩以竹简为形,竹子节节高,寓意高风亮节,读书破万卷。“灵芝是灵气,兰花是君子,教育孩子好好读书,长大了成材。”卢跃飞说。


 
楼里的木雕是孩子们耳濡目染、百看不厌的连环画,为家族几代人的童年构筑起诗礼中国的想象。
 
木雕楼群由多个院落组成,各幢建筑独为一体。中为厅堂,两侧为室,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建筑间通过暗门、巷弄、过道相互联通,既方便生活,也利于家族亲戚间的联系。
 


早年间,曾有人想出巨资买下木雕楼,都被卢家人一口拒绝。对他们而言,祖宅是先人留下的财产,也是家族精神的传承。
 
厅堂的板壁,天井四周的莲花厅、梁柱和厢房的门窗、槛台都饰满木雕。从三国演义到神话传说,从历史故事到文学典故,行刀用凿,工艺精绝,镂空层次达十余层,喜鹊身上根根可数的羽毛,黄豆大小的人物脸上的笑容,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相传二十名工匠,花费十四年才完成了木雕楼里所有的雕刻。



木雕楼中的“百子闹元宵”共有12幅作品,100个人物,雕刻传神、繁复精巧,每一幅都是百年民间风情画。木雕画里的人物捂着耳朵点鞭炮,生动传神,狮子灯、凤凰灯里发光的蜡烛,都有细致的描摹雕刻,纤毫毕现,足见精妙。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舞凤凰灯的场景。
 
传统民俗表演“雉山凤舞”是卢村独有的非遗民俗,在两百年后的今天,木雕刻画的传统民俗依然活跃在当地,连同那些民间传说、戏文典故,成为活态的非遗文化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木雕传承人汪德洪用五年时间复原了“百子闹元宵”。从小受木雕文化耳濡目染,汪德洪16岁拿起刻刀,开启雕刻人生。事实上,他与木雕楼的缘分早在孩童时代就开始了。
 
“我是在宏村长大的一个孩子,从读小学和初中开始,经常会到古民居里玩耍,跟同学到卢村木雕楼去玩。”汪德洪回忆,精美的木雕都挡在家具后面。孩子们就趴在上面看,为了看到完整的木雕,还会合力把家具搬开。“这些精美的木雕,就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打下了烙印。”

徽派建筑采用砖木石结构,木雕、石雕、砖雕,成就了“徽州三雕”。雕工沿袭汉唐雕刻技法,与建筑整体配合精妙,承载着儒家文化的和合之美。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徽商巨贾,都将家族荣誉与故乡情感寄托于建筑本身。
 
百年前的这些精绝木雕,对今天的木雕匠人来说,是绝佳的研究材料。对木雕楼的每一幅作品,汪德洪都烂熟于心。“建筑跟山水结合,像新安画派笔下的作品。这些符号体现了这里的山水人文,它们那么精美,无意中走进一栋老宅,仿佛是走进了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博物馆。”
 
唐末梁初,卢氏的先人在此定居,他们“依山建屋,傍水结村”,利用围合平原、流动的溪水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将居所与自然融为一体。高墙大院,马头翘角的院落掩隐在青山绿水中,建筑与自然融合为一幅泼墨山水画卷。




在卢村西南20公里处的碧山村,是汪氏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碧山村共有汪姓祠堂36座。徽州祠堂与民居、牌坊并称“徽州三绝”。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启泰堂,是汪氏祠堂中最小的家祠,如今却是当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祠堂。七年前,启泰堂改造为碧山书局,曾经破败不堪的古祠堂重获新生。
 
年过七旬的汪寿昌是土生土长的碧山人,他曾是碧山的村主任,如今是书局的管理员。七年前,南京先锋书店在碧山村选址,汪寿昌也全程参与了启泰堂的改造计划。“老房子一两年不去维修不去管理,就腐烂得很快。”汪寿昌回忆,当时祠堂打开以后,成百上千只的蝙蝠挂在那里,像牛栏一样。“现在搞得这么好,确实是不容易。”
 
汪寿昌手绘的碧山地图,编撰的《碧山风物》,讲述了碧山村的旧闻掌故与风土人情。很多游客还会专程来碧山村打卡,请汪老先生在地图画册上签字盖章,留作纪念。


 
祠堂,原是家族祭祀先贤,商议族内事务的公共空间。碧山书局依然延续着祠堂的社会功能,为村民提供免费阅读。川流不息的游客与闲坐看书的老人,为碧山的公共文化空间添加了新的文化注脚。
 
碧山书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祠堂的格局。四合房围成中央天井,屋顶斜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寓意水聚天心,四水归堂的布局,剪出迷人的天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徽州的四水归堂,四个方向的水都流在天井里,漏斗的形式,上面大下面小。”汪寿昌介绍,徽州人都把水看成财,财不能哗哗往外流,要慢慢迂回出去。即便是大雨倾盘,外面的水沟已经漫出来,天井里的水还漫不出来。
 
徽派建筑中的天井设计独特,兼具通风采光。古时徽商讲究暗室生财,天井却是通透敞亮,阳光雨露进入室内,让建筑成为一座“会呼吸的房子”。


 
在碧山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祠堂有百余座,还留有宋代私家园林遗址与清代古塔。改建自百年徽州古民居的猪栏酒吧乡村客栈,也是许多人的旅行目的地。
 
乡土文化与城市经验的嫁接,让沉寂百年的老宅重新热闹起来。碧山村的乡民也开始将空关的老宅重新修葺加以利用,这一变化加速了资源的回流,也让古建筑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在外来文化资源的带动下,新的乡村建设实践在这个古村生发。黄山脚下的碧山村虽不是旅游景区,却早已声名在外,吸引着旅行者、设计师、艺术家等不同人群。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建筑正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着新的故事。
 
千百年前,徽州的先民在这里聚族而居,数百座徽州古村落,是人与自然山水的对话。乡土中国的文化根基,儒家文化的和合之美,在这里绵延,生生不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摄像:程康 李响 党志辉 实习编辑:倪君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