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回顾宁德这位45岁村支书的最后一天 让人泪流满面

时讯

新京报

2016-10-19 20:12

周炳耀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9月15日,他刚刚清理完一处菇棚,被村民无意间抓拍。几分钟后,周炳耀不幸落水殉职。

周炳耀家后面的庄里溪。9月15日,周炳耀清理涵洞淤塞物时,从桥上落水。

9月19日,在古田县殡仪馆,周炳耀的葬礼在这里举行。根据当地习俗,大家都忌讳参加未满50岁者的丧礼,但在这里,花圈排满了三面墙,前来悼念的村民排到了殡仪馆外。


不少村民当天早早醒来,以免挤不上前去参加葬礼的车。村主任刘长务统计过,9月19日这天,前去悼念的村民坐满了3辆公交车和13辆私家车。


回顾:周炳耀的最后一天


“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再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好的人了。”村民这样评价周炳耀。


妻子眼中“时髦” 孩子眼中“全能”


周炳耀1971年8月出生,他喜欢听80年代的老歌,老房子的墙壁上贴着林志颖、小虎队的海报,一台老式收录机里还放着一盘写有《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奉献》等歌曲的磁带,收录机旁是他用鞋盒子自制的音响。在那个年代,许多村民都能听到从周家窗口传出的音乐声。


在妻子刘冬菊眼中,周炳耀很时髦:除了喜欢听歌,他爱穿衬衣毛衣两件套,去开会时总是穿西装。26年前,周炳耀和刘冬菊经人介绍相识,两个人婚后住在土墙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有了两个孩子,儿子取名“铭灿”,女儿取名“巧烂”。

  

周炳耀年轻时到故宫游览


在子女眼里,周炳耀是个“全能老爸”。因为妻子身体不好,他几乎承担了家里所有家务和农活,女儿手机里至今还存有父亲在厨房洗碗的视频。


除了农活,周炳耀常在村子附近打工,最常做的活就是做屋顶的彩钢瓦,一出去就是一天。他“手很巧”,村里人有任何水电、木工、砖瓦方面的问题,周炳耀几乎都可以帮忙解决。


闽ANK008 全村人的“公车”


在周炳耀的家里,有一辆二手黑色轿车,周炳耀在2011年花了约二万八千元购置,是村里最早出现的小轿车,也是他们外出开会的唯一交通工具,甚至是全村人的“公车”。


去附近乡镇的路上遇到熟悉的村民,周炳耀会打开车窗问“我们去古田,有没有人去”;每次去乡里,他总会接送同村上学的孩子。


村民们习惯称这辆车牌为闽ANK008的小轿车为“公交车”,很多人都记得车牌号。2014年,村民张巧明5个月大的女儿因肺炎发烧,在女儿生病的两个月里,需要用车去医院时,张巧明都是给周炳耀打电话。周最远曾将张巧明的女儿送到了福州市的医院。


村支书“耀仔”:像经营家一样经营村庄


庄里村两委开会时的照片,图中穿迷彩服者是周炳耀。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工作照之一。


在家人眼里,村庄更像是周炳耀的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像操持着家里大部分家务一样,担负着村子里从交电费到基础建设等大小事务。


周炳耀是村里最早种香菇的人,发现挣钱后,他几次号召村里的年轻人不要再出去打工,留在村里发展食用菌,带着村民去农村信用社担保贷款,开会讲解种菇技术。村民张巧明计算过,种菇年收入有一两万,而之前种田只有几千元。


根据古田县统计,2009年周炳耀当选村支书时,庄里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3480元,去年达到了12860元,超越卓洋乡平均水平。

  




为争取村上基建的款项,周炳耀和刘长务常常开车去古田县城“跑项目”。他们早上6点出发,赶在各个部门局长8点上班前守在办公室门口。古田县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周炳耀在过去的7年间,共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80多万元,硬化村内水泥路6条,修建机耕路3条共5公里,修建河岸护坡1.5公里。


曾经当过村主任的张华忠知道,“这是个没钱的村”。今年春天,周炳耀号召村两委垫钱做道路硬化,自己和村主任刘长务各垫了3万元,而村干部工资很微薄。周炳耀为此贷款6万元,儿子娶媳妇需要的10万元彩礼,经过两家商量只给了3万元。

  

耀仔走了,留下许多哀伤。年近八十的老父亲已第二次痛失爱子;体弱多病的妻子,再也没有丈夫深夜帮他刮痧。


耀仔走了,留下许多遗憾。女儿原本计划明年披上嫁衣,小孙女那么喜欢爷爷的怀抱,她才9个月,不懂得什么叫失去。


耀仔走了,留下许多来不及。给村里新买的路灯还没安装;答应带妻子的海边之旅还没成行;一家人至今没照过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耀仔走了,留下许多念想。他那辆二手车,被村民叫做“公交车”、“救护车”;他自掏3万元给村项目垫钱却欠下6万元贷款;他书桌上,仍摆着那本翻了无数遍的《摆脱贫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