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后疫时代|中国为世界稳定注入信心和力量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7-27 22:08
疫情不分国界、全球化再遇"逆风",国际媒体普遍认为,此时召开的中国两会,明确发出扩大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的声音,为世界稳定注入信心和力量。
《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纯粹本地化的工业形式,对大规模生产来说不可想像,要遏制不尊重边界的新冠病毒,本身就需要国际协调,因此,全球化远未结束。
肯尼亚广播公司文章特别提到,中国政府发出了正确信号:那就是各国应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黎第八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卡尔表示,疫情凸显了这一倡议的紧迫性,同时这也是造福人类和平的倡议。
伊恩·高登
对此,前世行副行长、牛津大学全球化与发展学院教授伊恩·高登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就强调,全球化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迫切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负责任大国携手,开展三项全球大合作。
伊恩·高登表示,首先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才能生产出疫苗,还要生产呼吸机、口罩,并将它们运送到世界各地;其次,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济合作;第三,需要一个计划来制止下一次大流行,这需要对国际机构改革并进行巨额投资,建立全球监测能力和应对能力。
推进全球化,需要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携手前行,但在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共同敌人时,中美摩擦令人担忧。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前外交事务官员、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学院访问学者大卫·布朗就提示,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而担任过美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的华盛顿商业、政府和社会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摩尔也认为,中国角色极其重要,贸易中大家应保持同理心。
而对于全球化变局带来的产业链调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特别采访了业内人士,他们表示,这不一定意味着企业会从中国离开,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熟度和人才储备,仍然非常有吸引力,同时美国应该与中国一起携手,为开放供应链和全球增长而努力。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甚至认为:从许多方面来看,企业界基本上没有受到中美两国当前政治摩擦的影响,美国公司和品牌仍在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同时对投资持乐观态度。
英国前财政大臣、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吉姆·奥尼尔告诉看看新闻Knews,供应链调整会让外企撤离中国的说法站不住脚,恰恰相反,这对中国、包括“一带一路”合作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
吉姆·奥尼尔
吉姆·奥尼尔认为,中国必须思考如何为全球贸易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成为全球供应链中非常便宜的一部分。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适应和发展的机会。邀请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并分享,这本身可能会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的好处。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