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4″

视频 | 视频 |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用55年做成了一件大事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正磊

2017-10-18 14:21

道路两旁落叶松的金黄与樟子松的翠绿交相辉映,连片的湖泊湿地上方升腾起霭霭雾气,草尖露珠晶莹剔透,林间群鸟飞起。这里是蒙冀交界处的一片茂密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这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共计接待了六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塞罕坝目前是国家森林公园,夏秋季游客最多


游客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深秋的景色,与此同时,在林场的制高点,守林人陆爱国也正举着望远镜,注视着这片森林。对于陆爱国这样的守林人来说,这多彩的秋色,尤其是国庆节长假游客的大量涌入,恰恰是火警火情的高发时期,他们必须时刻绷紧神经。每隔十五分钟,陆爱国就要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两分钟,然后拨通电话,汇报林场的实时状况。

月亮山望火楼是林场的防火设施之一,陆爱国是这座望火楼的瞭望员。秋季天干物燥,加上“十一”黄金周大量游客的涌入,森林防火等级升至最高级别,因此陆爱国的观察也必须不分昼夜,24小时值守:白天15分钟一次,夜间则是每小时起床观察一次。

“睡不好也没办法,其实时间长了,自己的生物钟就是一小时醒一次。”陆爱国轻描淡写地说道。观察、汇报、记录,他全天要重复60次。


陆爱国白天15分钟观察一次,夜里也需要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观察


陆爱国出生在林场,他的父亲是第一代造林人。正因如此,他熟悉每一片树林的方位和名称,稍有异动便可准确判断。

三百多年前,塞罕坝曾是清朝皇家猎场,但是后来树木被砍伐殆尽,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原。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包括时国成在内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第一天到林场的时候没有房子住,晚上就扫一扫马粪,住在马棚里。”时国成和同事们很快投入到造林中去,但是头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塞罕坝造林事业一度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0%以上,自此开启了造林的新局面。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这片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也成为了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第一代造林人的后代继承了父辈的事业,成为了第二代护林人,陆爱国就是其中一名。如今,陆爱国夫妻两人住在林场的一栋小楼里,四下空旷,鲜有人往来,唯有树林为伴。前两年,陆爱国夫妇的住处刚刚接通了电视和电话。“无聊的时候我们夫妻俩打嘴仗,消磨时间。”这样的生活,陆爱国和妻子过了16年。

最初,夫妻俩将孩子们安顿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县城里,自己则过起了长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父辈们造的林子,我们这一辈要看护好。”陆爱国说。正是两代人的坚守,才换来了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来没有发生一次火灾事故。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招聘10名大学生“新人”,陆爱国也说服了儿子陆建回到林场,成为一名救火队员。

入秋后,陆建所在的防火队就没有了假期,他有一个月没见到在县城上幼儿园的儿子了。



“他对我很生疏了,打电话、视频都不愿意理我。”陆建苦笑了一下。刚给记者看了5岁儿子的照片,陆建又匆匆赶回队里集合。

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第三代护林人陆建进入了全天防火备战状态,他和父亲一起,守护着祖辈们用心血培育起来的这片森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正磊 特约记者:陆焕焕 实习编辑:陈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