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一看就懂

视频 | 一看就懂丨偌大的欧洲为什么容不下一辆中国车?

一看就懂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于晓

2024-10-31 22:20

中国车企出海的“窗口期”,欧盟用了八百个心眼给自己加筹码。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9日,在拒绝所有报价后,欧盟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宣布的时间甚至比原计划还提前了一天。贸易保护枪响之后,中欧双方将如何继续博弈?这么大的欧洲,为什么就容不下一辆中国电动车?


先看看决议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影响。欧盟对参与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加征的税率分别是17%、18.8%和35.3%。其他合作公司为20.7%,非合作公司35.3%。只有特斯拉通过游说,得以按照单独计算的税率来缴纳附加关税,从最早的20.8%下调至9%,而今更进一步降至7.8%,损失较小。也就是说,再加上欧盟10%的基础关税,中国产电动汽车出口欧盟,最高需要缴纳45.3%的关税。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达120.3万辆,同比增长接近80%。而欧洲又是中国出口电动汽车第一目的地。从2023年中国车企出口数据看,很显然,出口越多的车企,这次被加征得越狠。由此可见,这一轮欧盟分级加征关税的方式完全是对我电动汽车企业的精准打击。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与美国一样,是为了将中国电动车彻底赶出市场吗?从6月初,欧盟与中方的谈判来看,它的心思显然更为纠结复杂,那欧盟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


今年6月中欧双方磋商机制确立,两个月后,中方谈判代表中国机电就正式向欧委会提交了价格承诺谈判方案。但欧盟却在价格承诺所涉及的技术性细节上,各种刁难。比如与一般贸易谈判按商品大类划分不同,欧方技术团队要求中国对欧出口电动汽车的每个品牌、每种车型,分别制定最低限价,甚至连/同一种品牌的车出口到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也要分别制定最低限价。更恶劣的是,欧委会还越过中方谈判的合法代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方企业或者子公司搞“单独约谈”的阴阳谈判。但这些可能都只是欧盟拖延谈判的手段,它的心思并不在桌面上讨论的整车进口价格上,它要的更多。


这次方案中的额外关税,其实只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汽车部件和在欧盟生产的车并不包括在内。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车企或者电池企业在欧洲建厂,那就可以避开这次的关税制裁。这也是欧盟在这次谈判桌之外的诉求。但俄乌冲突以来,欧洲高企的通胀、平均每小时32欧元,还在持续上涨的人力成本,加上欧洲电动车不完善的产业链,各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在欧洲建厂甚至建产业链,中国品牌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多家车企反映,欧盟在调查过程中,还要求中国车企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以及核心技术竞争力,包括中国电动汽车及电池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甚至还包括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信息、供应链布局信息等等。此前被“抽查”到的上汽集团,就公开拒绝向欧委会提供电池配方数据,结果就是被赋了顶格税率。这明显已经大大超出了反补贴调查的范围。号称是抽样调查,但是如此选择性执法的情况昭然若揭。


那么对中国加征关税真的能救欧洲汽车吗?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是欧盟汽车市场正在迅速萎缩,而中国电动车正在这个越来越小的蛋糕上切走越来越多的部分。在对华加征关税问题上,欧盟内部的分歧一直存在,这和各个国家同中国车企的捆绑情况有关。对于支持征税的国家,比如法国和意大利,中国电动车的确动到了他们的蛋糕。而且在欧洲市场,他们也面临德国车企的挤压。2023年标致、雪铁龙两大品牌在华销量总计仅8万辆,不及德系车大众同期销量的2.5%。所以这些国家也想通过这次关税政策打压一下德企,从中受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欧盟汽车行业其实早已密不可分。现在一部分出口到欧洲的中国产电动车,实际上是在中国的中欧合资企业生产的。看上去欧盟的征税措施打击的是中国电动车,但实际上也会波及到德国和欧洲车企的利益。当然加征关税对中国来说,影响肯定也有,而且不小。7月欧洲临时加征关税之后的当月和第二个月,中国产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47%、48%。其中上汽集团受影响最大,旗下MG品牌8月在欧销量同比下滑67%。2025年至2027年三年间份额很可能也将持续下降。不过,单纯依靠关税壁垒难以阻挡产业发展的大趋势。2012年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达47.6%的关税,却未能阻止中国产品占据欧盟近90%的市场份额。同样,在电动汽车领域,即便加征关税,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仍有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车企的出海计划已经在推进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包括宁德时代、远景能源在内的11家中国电池厂商,都已经宣布将会或者已经在欧洲投资设厂。产业链下游的比亚迪、蔚来、奇瑞等整车制造商的在欧工厂,也即将在近期投产。但欧盟的制裁大棒一落下,这些计划会不会受到影响,还很难说。欧洲之外,中国企业还在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非洲、东南亚和南美市场都在考虑范围之内。解决摩擦一般有两种办法,要么互相离远一点,要么互相抱紧一点。对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欧汽车行业而言,走哪条路本不应该有争议。

编辑: 于晓
责编: 潘桑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