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视频 | 打造上海区域医疗中心 让慢病管理更专业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2021-09-01 12:42

本期嘉宾:陆勇

博士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

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青委 副主任委员

国家VTE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上海VTE防治联盟 常委兼秘书长

国家卫健委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 项目负责人

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疗质量改进 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卫健委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日前公布了全市第二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名单,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名列其中。区域性医疗中心将会给居民带来什么?完善医疗水平的同时,如何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呢?那本期大咖说有幸邀请到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的院长陆勇,和我们分享他对医院发展新要点的思考。


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持人:前段时间上海市卫健委公布了第二批区域性医疗中心,一共是有21家医院,再加上首批25家,上海目前共有46家区域性医疗医院,遍布16个区。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布局区域性医疗中心,它能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什么?


陆勇:首先这项工作是经过了非常周全的考虑,根据整个上海市卫生规划布局整体规划,上海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我们有很多国家级医疗中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服务于上海2400万市民。那么仅靠三甲医院是不够的,应该有一个阶梯式的医疗布局。



另外,上海现有的46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其实分布区域有很大差异,有些在上海的远郊,有些是在五个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区域。这些区域本身没有太多的医疗资源和综合性的医院,所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对于当地居民的就医应该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同时,在我们核心城区有很多历史比悠久的二级医院,通过对它们能力的提升,能够打造一批在技术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相当水平,同时又能照顾于我们周边居民的医疗中心,我想这也是政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一个初衷。


打造国家级的慢病管理项目


主持人:上海黄浦区其实是医疗资源比较集中的一个区,那作为一家二甲医院,卢湾分院它接诊的病人和患者特点是什么?


陆勇:应该说上海的黄浦区和徐汇区,是整个上海乃至全国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这是我们上海的骄傲。有这么多的国家级专科和综合性医院在这里,为我们城市整体的服务能力提升,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上海是全国乃至全球老年化最显著的城市,我们服务的更多是周边的老年病患,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我们的慢病患者。同时也包括在黄浦区工作的白领,他们普遍存在亚健康现象。


那么这也是目前卢湾分院所承接的医疗任务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老年人多,并且慢病成为我们时刻面对的经常性现象。


主持人:您提到了慢性病患者,其实很多医院现在都在推行慢病管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您觉得会有什么样的难题?会遇到哪些问题?


陆勇:首先,慢性病本身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界限,比如哪些是亚健康,哪些是作为疾病而存在,它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所以对于慢病管理来讲,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在于管理。因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你要改变病患的生活习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实际上他已经有30年甚至更长的吸烟史,如果纳入到慢病管理范畴,那么就要改变他几十年所形成的吸烟习惯。包括我们日常作息制度等等,慢病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而并非是对慢病进行一个根治性的治疗。



主持人:那针对这些问题,包括您刚才提到的患者特点,卢湾分院是如何提供一个有差异化,又有竞争力的慢病管理服务呢?


陆勇:在黄浦区这么多的三甲医院里面,有非常多的专科分类。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位病人可能同时患有几种慢病,比如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可能尿酸还偏高,那么这在一家分类非常细致的综合性医院里,他可能需要在不同的专科之间辗转。


那么我们希望提供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家门口,有温度的一门式服务。从他开始做健康体检,就对接到慢病管理项目,这样我们能够给他比较全周期的照顾。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体现出我们在慢病诊疗理念上的提升。



围绕这样一项工作,我们两年前就开始打造国家级的慢病管理项目。例如,我们已经建立了整个区域内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简称叫MMC。实际上在全国各地有近千家医院已经铺设了MMC中心,那么我们希望是通过这样一个中心来改变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代谢综合征的管理模式。


患者到医院不仅是来开药做检查,也包括回家以后,我们会有相关的App提醒他按时地用药,提醒他进行血糖的监测。同时,也能让他了解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早期症状。这样的话,就让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慢病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



承上启下,与三甲医院打好配合战


主持人:其实慢病管理不仅仅是要依靠三级医院,也包括二级医院,包括社区医院的共同努力,所以卢湾分院是如何融合瑞金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如何起到桥梁的作用?


陆勇:作为区医疗中心,我觉得最大的功能就是承上启下。


承上,就是对接三甲医院的部分服务功能。患者的在诊疗过程中,三甲医院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比如说一台手术,它在整个外科病房里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那么在他手术前和手术后,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医疗服务链,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同时也照顾患者的医疗安全和质量。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有能力去承接三级医院相关工作。


启下,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对我们的社区居民,应该有一个教育功能和相关培训,能够让大家接受一些新理念。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承上启下的枢纽,就是我们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应该承担的功能和作用。


主持人:长期以来,顶级医院的虹吸效应,可能会让二级医院、基层医院在学科发展上存在着一些困境,那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是如何面对和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呢?


陆勇:实际上,虹吸效应对应的还有一个溢出效应。按照国家卫建委近几年的统计,上海是全国跨省转入异地就医比例最高的省级行政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的三甲医院可能是为全国人民,甚至是为更多境外病人提供相关服务,而且聚焦于在疑难危重罕见病方面。那么在这方面来说,我们觉得溢出效应可能比虹吸效应更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能否去承接三级医院溢出效应的服务功能,这个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我们本身需要提升学科能力,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和专家队伍。另外,我们更重要的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一部分,可以去承担这部分的工作。


但是这需要大家的互动和资源的互补,特别是我们专家团队的互补。因为卢湾分院和瑞金医院非常的近,所以20多年以来,大家非常默契。从当时创建瑞金医疗集团,到后面建立上海第一家区域医疗联合体,一直到现在建设紧密的医联体。



通过这些合作,目前有30多位瑞金医院的专家,常态化的在卢湾分院开诊和手术,也包括成建制的团队到分院来工作。例如像我们打造的脑病中心,就是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病中心:打造上海医疗新品牌


主持人:您可以具体介绍一下脑病中心的运营过程吗?


陆勇:进入到21世纪,肿瘤逐步成为一种慢病,目前它的治疗和肿瘤之间,希望能够和平共处。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现在也有很多治疗方案。


目前对于人类健康重大威胁之一就是脑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还有很多神经退行疾病,甚至一些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病因的神经疾病的,比如渐冻人、侧索硬化症等。所以对于脑病的研究和脑病的治疗,是全球医学界的热点,也是难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脑病中心的建设和建立,是需要有临床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再加上我们大量病患的支持,才有可能取得一点进步。所以我们的脑病中心是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式的病区设置,就是让患者打破内科和外科的界限。



比如癫痫病,很多儿童发病以后需要进行持续性的照顾,其次需要内科和外科的密切配合,还要加上一些创新性的技术。以前癫痫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外科干预的手术,来取得一些进展。


同样的,我们有很多类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面临需要整合式的团队来进行持续照顾。同时要关注我们在医学界的最新成果,比如说神经调控技术,目前非常热门的就是脑机接口技术。包括像埃隆·马斯克的技术,它很有可能成为今后医学发展的前沿成果。这些看上去很科幻的项目,是需要临床团队让它落地的,所以脑病中心主要还是聚焦于一些神经调控、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实践和前期研究。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将像影像学、康复医学,包括像神经生理学这些交叉学科的成果,用在临床病例身上。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脑病中心就是整合式的,集合整个瑞金系的所有资源,也包括我们其他的合作单位,大家共同的智慧来对接脑科学发展的前沿。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病人能够实质性的感受到这样一个机构或者中心,能够去实现他们对于脑科学项目的真实感受。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探索,通过两年时间我们建立了科研的磁共振和神经影像团队,像癫痫、抑郁症等常见疾病,围绕它们又很少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就需要对这些疾病的诊疗做一些探索,所以今后我相信脑病中心和脑科学会,能成为我们整个上海医疗的一块新品牌。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华山的同行,也包括北京的同行,都做了非常多卓越的工作。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有一些新兴力量去探索,能够有活力来迎接我们脑科学的未来。


全科医生,打通体检和慢病隔阂的桥梁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首先我们要提升科研能力,其次我们也是打造服务品牌,让患者去满意。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卢湾分院都做了哪些工作?


陆勇:首先,我们还是要抓住一个目标,就是要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医疗服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慢病管理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成为整个医院发展的重点。



从健康体检开始,包括体检前的一些自询、自查的过程,也包括体检以后和我们慢病项目之间的衔接,打造无缝对接的模式。在日常健康体检过程当中,往往这个受检对象拿到一份报告会面临两个情况:第一种,非常关注化验结果的箭头,关注一些看上去不太正常的描述,然后去就医;第二种,完全无所谓,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我们希望能够避免第二种情况,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能够为健康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我们现在是以全科医学作为衔接,健康体检和专科、慢病专科之间,实际上是有隔阂的,这个隔阂就需要通过全科来打通。因为全科医生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另外他也不拘泥于某一个专科治疗中非常深入的内容。这样他可以给健康体检的受试对象提供比较全面的咨询。同时也可以从中筛查出一些需要进行临床介入的慢病患者,衔接到我们的慢病项目中。


目前来说,我们卢湾分院除了刚才提到的MMC以外,还有包括国家级的心衰中心,我们也是上海第一批基层版国家心衰中心的示范单位。另外也包括在呼吸病方面,国家的呼吸病重症项目,还有我们近期在打造的精准测压项目。


这些项目听上去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十分接地气。在慢病项目和健康体检之间,我们架起一座桥梁,就是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又可以对接我们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打造的健康服务整体化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病负担加剧,这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面对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个现状,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以慢病管理为特色,追求安全、温暖、创新,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在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当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积累了属于自己的卢湾经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