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情景剧演绎电力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高歌礼赞祖国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云
2019-06-21 16:23
电,传递光明,承载文明,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1879年的5月28日,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上海亮起。
140年后的5月28日,上海电力大学的师生们以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光明的故事》情景剧和《我和我的祖国》合唱结合的形式来展现中国的电力发展史,既有建国前70年中国电力工业的艰辛血泪,又讴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伟大成绩,展现新时代电力人的奋进姿态。
在上海电力大学档案馆,一场穿越时空的的情景剧正在上演——
“我是来自英国的电气工程师毕晓浦(J.D.Bishop) ,我在中国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这里是乍浦路的一个仓库,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
1879年,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浦在乍浦路一幢仓库里,以10马力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发电,点亮了中国第一盏电灯。
2019年,同样是5月28日,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社团的学生们化身为英国电气工程师毕晓浦,被帝国主义奴役的电力工人,电力工人代表、革命烈士王孝和,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新时代电力工作者……演绎跨越140年的《光明的故事》。
国运兴,则电力兴。
1949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是184.86万千瓦,全年的发电量仅有43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才7.94千瓦时,也就够现在家用立柜式空调开4个小时。当时中国的电力工业处于极为落后的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电力突飞猛进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电力事业也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由电力大国向电力强国快速迈进。如今我国发电总装机、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以及年发电量都位列世界首位。中国人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从诞生到世界第一发电的一段光荣而曲折的道路。
而我们的生活,就在这血脉的滋养中悄然改变。电已然从百年前的“奢侈品”,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伴侣,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更清洁,更智慧,更美好。中国电力,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
为了更好的建设新中国、发展电力事业,1951年10月15日,上海电业学校缘电而生。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说:电业工作者是给人类送光明的使者,要选派最好的学生去上海电业学校。他亲自签发上海市人民政府令,明确提出,上海电业学校要专门培养火力与水力发电厂的技术干部。
经历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18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设有13个二级院部和33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上海电力大学校长李和兴表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正是上电人心中激荡的歌声和心声!可以说上电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学校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那就是为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光明使者。
上电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新时代电力追梦人!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担当新使命、做出新作为、新贡献。上海电力大学将牢牢扎根中国大地,与国家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同向同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对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更好承担起为国家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发展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的责任和使命,为构建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的能源电力人才,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云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