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视频 | “双减”后 家长:佛系还是继续鸡娃?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珏 张英

2021-09-15 18:43

“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的作业少了,空闲时间多了,如何重新规划孩子的时间让家长绞尽脑汁。新学期周末,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走访各类培训机构发现,体育类、艺术类等课外兴趣班爆满,家长的心态从对孩子学科的过分关注,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素质提升方向转移。



新学期周末,一年级的恩泽不像往常一样在学科补习班赶场子,而是在爸爸的陪伴下探索拼搭他最爱的赛车模型,看图纸,拧螺丝,装轮胎……父子俩玩得不亦乐乎。


恩泽的爸爸王先生告诉记者,在孩子上幼儿园时,他曾担心孩子以后学习跟不上,和身边朋友一样,扎堆报学科补习班,几乎周六全天孩子­都在上课。“双减”政策后,他的教育理念慢慢跟着“转型”,更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发展他的爱好。


“周六早上,我会陪他玩一两个小时,帮他组装一些车模,培养他的动手能力,配合、协调能力。之前因为星期六全部都要去补课,现在的话每个星期都会陪他去赛道玩,去公园踢足球,划船。亲子感情也会比较好一点。”王先生说。


在每周五放学后,学校为学生开展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如科普、文体、艺术等。结合了孩子绘画和手工的特长,王先生给孩子报名了陶艺课,希望孩子多尝试,也有机会看到他更多的可能性。


王先生表示:“‘双减’政策会鼓励每个孩子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他小学阶段,给他在各方面的兴趣都培养过了,他之后往哪方面发展,我们会在这几年去仔细地观察。”


在“双减”政策下,像王先生这样,关注孩子素质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由于学科类校外培训全面压减,很多家长选择在周末为孩子报名体育类、艺术类的课程,这也卷起了素质类培训的热潮。


在东方体育中心的游泳课报名点,咨询、报名的家长排起了长队。据了解,在今年8月底,游泳秋季班报名信息公布后的短短几分钟,名额就被抢购一空。在现场,仍然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报名游泳课,但没能如愿报上。


报名点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游泳秋季班的名额很紧张。“因为‘双减’了,学校放学比较晚,特别是(下午)5点半的时间段比较抢手。”



很多家长表示,“双减”后孩子的休闲时间多了。于是孩子一放学,就马不停蹄地来上游泳课。“培养培养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对小孩的发展,对社会的风气都蛮好的。”、“减负的话可能对于素质教育这块要求越来越高了,体育方面的考核项也越来越多,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对她学习有点帮助。”......


游泳班负责人表示,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各个体育项目的参与度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游泳班几乎到了饱和状态。随着体育中考加分、体育课留作业等,家长对孩子体育运动更重视了,很多孩子从报名一个项目拓展到两项、三项运动。


上海久事体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东体场馆分公司青训总监潘乐介绍,游泳方面,机构目前承接了1700多个孩子,新生约有300个,增量与往年相比约占15%,其中20%的孩子会选两个体育项目。



近几个月,小荧星的学员越来越多,为了尽可能满足更多家长与孩子的需求,小荧星在宝山区开设第二所校区。优质且丰富的课程内容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来报名。


为了给学员们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素质教育选择,小荧星引进专业师资,开设马术课,武术课等艺术与体育混搭的专业,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对此,上海小荧星集团教学中心总监杨方禹表示,小荧星正在拓宽渠道,例如与体育局、武术学校,上海体育学院等单位强强联合,进行战略合作、师资引进、课程合作,以此弥补原来在这些课程上有些欠缺或有待提升的部分。



素质类培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体育、艺术培训,由于体育和美育已纳入中考,与之对应的培训需求就会增加。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37万家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66万家体育运动类培训相关企业。“双减”政策发布后,体育、艺术类培训新增3.3万余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


伴随着机构数量暴涨,不少非学科类培训班却频频出现“一课难求”的现象,也有很多家长担心,大家都争相为孩子报名非学科类培训,会不会如同当年千军万马挤着进学科类培训班一样,从而形成新的“内卷”。


“刚出政策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后面怎么办,肯定也有点焦虑。因为家长都很重视小孩的教育,现在都给小孩报很多班,学校管的也很严,如果大家都学,就‘内卷’嘛。”


“现在还处于一个迷茫状态,因为现在‘双减’下来,如果外面机构都没有了,我们还是往艺术类的方向去发展,那我们下的决心就比较快。对我们来说,是释放了一部分资金,去投资他兴趣类的学科。”


此前,在提到“双减”实施意见时,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用剧场效应举例说:“当部分学生去培训的时候,会提高他们的分数。但是当所有学生都去培训的时候,可能是会提高他们的分数线。”说得更通俗点,当课外培训成为每个学生的刚需,就必然会加剧“内卷”,变成“只会提高分数线”,从而让所有人陷入低效乃至无效竞争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


那么,当素质类培训日益火爆,素质教育是否会形成新的“内卷”呢?是否会陷入“学科类喊减负”,非学科类却“越减越重”的困境之中?如何避免“剧场效应”?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对于非学科培训,我们常说这是素质培训,是个性和兴趣的培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体育兴趣,因此家长更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来进行选择,而不能够盲目去选择。盲目选择一方面会制造家长焦虑,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熊丙奇还表示,非学科培训一定要坚持做教育,而不是再去做大生意,做大体量,这样的话可能会形成更好的非学科类培训的外部环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珏 张英 摄像:吕心泉 朱晓荣 张凯  编辑:老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