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子午编辑室】山西古建12幅壁画被盗 马未都:田野文物保护迫在眉睫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克诣煊 赵菲菲 郝苗苗

2016-11-26 01:23

目前,山西省介休市洪山源神庙壁心被盗案件,已被晋中、介休两级公安部门确定为重点刑事案件,成立联合专案组,全力侦破。


失窃壁心年代为明代,琉璃材质,刻画的是二龙戏珠的景象。窃贼将壁心整体切下,作案手法十分专业。


山西省介休市洪山源神庙壁心被盗前后对


琉璃壁心失窃风波还未平息,一位文物保护志愿者又曝出,山西多处古建筑的壁画都被偷盗。这位志愿者名叫唐大华,2014年他专门进行过山西乡村古壁画调查,给很多壁画拍过照片。2015年后,唐大华陆续在走访中发现,被偷盗的壁画越来越多。据他统计,可以确定的已有12处。


志愿者:唐大华


失窃壁画目录


在唐大华提供的失窃壁画名录中,有两处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治市长子县的团城唐王圣帝庙建于元代,崇瓦张村三嵕庙建于金代。其余十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而下图壁画所在的晋中市榆次区圣安寺,始建于唐代乾元年间,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墙上的壁画生生少了一半,空留土墙。


晋中市榆次区圣安寺壁画被盗前后对比


唐大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壁画失窃的古建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人看管。有些古建筑,特别是古庙,往往远离人烟,再加上年久失修,可能半年都没有一个人,这为盗窃者提供了充足的作案时间。由于盗取壁画的难度很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唐大华认为只要有人看守,盗窃者就会考虑风险。


近年来,唐大华和朋友在各地走访,拍摄壁画和文物照片,一旦发现文物失窃,便发布到网上。唐大华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文物的样子,对盗窃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令文物难以被倒卖。



【视频】文物保护志愿者唐大华:不忍看到古迹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那么,失窃的文物又流向了哪里呢?唐大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壁画一般不会进入市场,因为基本是寺庙等文保单位才有,容易追根溯源。因此盗窃分子会提前找好买家,或者就是偷运出国,境外买卖。


但像窗、门、石墩这种古建筑的构件就不一样了,因为被拆解,很难核实出处,往往会出现在市场上。


当然这种买卖是暗箱操作的。媒体就曾调查过山西的一处文物交易黑市。有知情人的指引,才能进入市场,几十亩的院子摆了上万件明清老物件。商贩还透露,一件古窗的价格从几年前的三四百元已经涨到两三千元,就算这样也是供不应求。更让人震惊的是,买卖的文物还有派出所开的身份证明来“洗白”,一条黑色的地下产业链已经形成。


山西文物交易黑市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以存量丰富的古代建筑而闻名。据山西省文物局2014年的数据显示,山西现存古建筑28027处,元代以前古建筑占全国现存的80%,地上文物占全国总量的70%。


与这个庞大体量相对应的是,山西低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数量巨大。被盗的12处壁画中,就大多数为低等级、“无保”单位,散落在乡野之间。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也就是说文物是哪一级的,就由哪一级专家主持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负责督促。保护工作包括工程保护、管理保护,所需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国家文物局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提出,所有“无保”单位也都列入普查,即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其性质还是文物。应由县级政府负责保护。


但现实是,它们暴露在乡间田头,无人看管,任由日晒雨淋与盗贼光顾。

山西省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管理科的一位科长,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599处,文保经费为700万元。按此投入,要想把599处文保单位全部修缮好,估计需要100年。


破败的山西晋城清化寺


市级以上文物尚且来不及修缮,又何谈级别更低、甚至无人看管的“无保”文物呢?与庞大的文物群相比,文保投入仍是杯水车薪。


长期从事田野文物调查的志愿者唐大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目前,大部分的乡村古迹都处于零投入的状态,即便那些文保级别略高的单位有所投入,但一线文保看护人员的工资也是非常低,在山西仅为每月300元。唐大华认为,明知文物数量多,又长期低投入,这是相关部门的失职。没有投入,则更是失职。



【视频】文物保护志愿者唐大华:长期低投入与没有投入 是文保部门的失职


除了缺钱,文物保护的另一个问题则是缺乏专业人员。在山西高平,当地村民看着多年没有修缮的古建筑,只能自己凑钱修,但修好之后,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本有价值的文物,全部变成崭新的仿古建筑。


山西高平济渎庙修缮前后对比


山西田野文物被盗,也引起了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担忧,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山西是田野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存有的最大省份。不少田野文物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因为其散落田间就忽略保护,相反,因其分布广、数量多、偷盗猖獗等特点,更应加大保护力度。可惜的是,田野文物的偷盗在山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而且程度愈加严重,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探索“文物认领”,试图缓解低等级文物保护的“缺钱、缺人、缺保护”的难题。他们让民营企业家认领文物,以签约方式约束文物的保护、管理、维修、使用等行为。期满后,认领者要无条件归还认领文物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据悉,山西将为此立法。


但这一举措在马未都看来,效果并不理想。政府是否能保证“领养”期限内不出现私用、滥用文物的情况,而且没有利益回报的文物认领能否长久,这都要打上问号。


【视频】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文物“领养”并不能解决文物保护的根本问题


对于如何改变,马未都建议,仍要落实属权管理、责任到人。各个级别属性的文物,无论国家级、省市级、乡镇级,都对应到相应级别的政府部门,由其全权负责。只要文物有异样,追责也更加明确、到位。

(编辑:赵程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