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常州官方回应常外“毒地”导火索:土地开挖引发异味散发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04-20 14:27

常隆地块


今天常州官方对外宣布,目前环保部调查组已赶赴江苏常州进行现场调查,但由于调查刚刚启动,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不过,针对媒体和各界关注的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仍在努力做出解释。之前有媒体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奠基施工时间为2011年8月21日,但是作为建校依据的环评报告批复时间为2012年3月31日,存在“未批先建”的行为。对此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表示,奠基和正式开建是两码事。


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未批先建实际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我们学校其实是在2012年7月份向有关部门申报进行选址,新北区规划局2013年8月审核相关资料,给我们核发了建设规划许可证,我们学校是在2013年8月正式施工。


此外,对于之前多位家长和学生反映,学校水中有酸涩的味道,曹慧强调,学校用水来源于市政供水系统,未开采过地下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通过《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苏南地区仍在沿用。


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2016年1月21号,因为当时是接到家长举报,所以疾控中心又来进行了直饮水的检测,也是合标的。这个学期初我们滤芯进行更换,所以我们在更换滤芯后再次对直饮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也是合标的。所以对于我们饮用水应该是可以放心饮用的,我们咨询环科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认为是合标的,所以没有必要做出教学计划另行调整安排的变化。


但是,2015年底学生普遍发生不适情况确实存在。一路之隔的原常隆化工厂所在地中,确实因存在着大量超标污染物而急需土壤修复。周边居民介绍,修复工程初期采取了开挖土壤的方式,异味也随之扩散。


盘龙苑小区居民:现在有风的时候,现在顺风吹过来,我们这里很多居民,喉咙不好过,哈、哈的不知道什么原因。


在原常隆化工厂所在的区域,如今已种上了成排的树苗。按照官方的介绍,一开始的修复方法是考虑将受污染的土壤送到水泥厂进行异味资源化利用,然而2014年面临受产能等方面的影响,水泥厂开工不足并导致原定的修复持续时间节点没有达到原来要求。于是施工方考虑采取黏土覆盖的方式,将原先的土壤挖出堆积起来,并定期运走。而在这堆积的过程中,土壤只是做了简单地覆盖,却没有进行完全的密封。


常州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负责人凌晶:他这个覆盖跟我们所讲的密闭化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可能没做成密闭化,所以在暂存的过程中,就是还没有转运出码头的过程当中,用篷布把污染土全部覆盖,环评里面要求做的密闭式要建个大棚,建个立体的空间,如果说这两天这堆土可能回来一批船,那这土会有暂时性的暴露。


常州市环境科学院院长徐圃青:挖掉以后在这过程中,原来我们也知道东西埋在地下,基本上相对来讲是没有味道的,挖了以后,包括污染土壤堆在场地上,包括操作面上都会有一些次生空气污染,一方面有一些污染物会蒸发出来,随着风刮来刮去,还有一些粉尘量比较大一点的污染物,它吸附在颗粒物当中,可能会随着风飘散。


在各方看来,此事的导火索全因土地开挖后,散发异味导致。对此土地修复工程施工单位方却表示,由于之前认为没有完全密封的必要,因此也就减少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飞:污染土异味的挥发是要在现场不要分选翻砂的过程中产生,没有这个环节,那么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减少。


修复工程施工方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是上市公司黑牡丹(集团)股分有限公司,后者的控股股东是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是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有企业集团。在当地官网上,对相关修复工程公示中可以看到,黑牡丹公司中标的工程投资总额约3.9亿元,项目计划开竣工时间为2015年8月20日至2015年12月18日。该工程已在2016年2月15日通过正式验收。


而就针对媒体曝出,有原化工厂职工举报现场有“大规模填埋危废”的问题,常州方面回应,之前已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全程监督下进行挖孔探测,总进尺154米,并对重点疑似区域逐一挖掘,挖掘面积345平方米,挖掘深度达到6米,现场共挖掘出30公斤填埋物,包括残破铁桶两个(其中一只内有少量黑褐色粘稠物)、小包除草剂(包装袋注明为“高渗异丙隆”)三包,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


(看看新闻网记者:冷炜 胡苏青)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