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马路拉链”顽疾为何久治不愈?有解吗?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潘窈窈 刘奕宁 王毅
2023-04-10 22:22
家住龙川北路附近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家门口短短500米左右的路这两天又在开挖了。让他们不解的是,同一段路一个多月前刚刚施工完铺平,为何短时间内再次开膛破肚?而根据12345市民热线的统计,全市类似这样同一道路短时间内反复施工、反复开挖的投诉,仅今年前三个月就有近百例。好好的路怎么就成了“拉链路”?这个老毛病为何久治不愈?
晚上9点的龙川北路,路面上临时铺着的钢板被推开,挖掘机又开始了轰鸣。附近居民说,去年12月这条路就开挖了,到过年前,路面进行了平整。谁也没想到,1个多月后,挖掘又重新开始。“3月中旬又开始挖了,这两个施工,都是同一个部门,为什么要两次开挖?”居民刘先生很不解。
现场的施工铭牌显示,正在进行的是个水管排管工程。不过,掘路计划编号和执照编号都是空白;更神奇的是,竣工日期为根本不存在的2023年“2月30日”。可哪怕就是比2月28日再晚两天竣工,这会儿已经是4月份,也早该完工了。对此,项目负责人解释说,中间停工是因为工人回家过年耽搁了,过完年后是同一个项目的复工。项目负责人还透露,即便这个项目完工,这条路的开挖也并没有结束:“这条路将来要大修的,对面有徐汇中心医院,将来还要配套排下水道、排电力管,今年肯定要做的。”
附近居民质疑,明知道同一条路紧接着还有项目,为什么就不能一次开膛,各单位一鼓作气连续施工完,而是要每个项目各自为政,反复开挖、反复填埋、反复扰民?马路怎么就成了“拉链”呢?
“反复地修,反复地挖,可能它们不协调吧”
“肯定会大笔浪费钱、国家的财力、纳税人的贡献。”
浦东源深路综合改造项目也很典型。2020年7月开挖时,进行的是雨水管提标改造工程,可没想到,不久后同一路段的“架空线入地和道路改造"”两大工程也排上日程。三个工程由三家单位负责,无法协调工期,原本已经开挖的水管工程只能先暂停下来,马路上匆匆铺回一层沥青。周边居民这样描述当时的这条路:“一半柏油,一半是水泥路,就好像阴阳路一样的,看着特别不舒服。”
工程一度无法推进,最后由浦东新区建交委出面召集三家建设主体,前后协调了十几次,最终半年后,合并了同路段的开挖需求,排出了工期表。浦东新区建交委公用处一级主任科员宋益鹏表示:“如果不统筹的话,那么雨水管工程做完之后,把路面修复掉,然后电力再来做,然后电力做好后,再把路面修复掉,肯定存在马路拉链施工的情况的。”
2021年9月,源深路项目重启,这次采取了盒子式的推进方式:一个区域开挖后,由不同单位轮番施工,完成后统一修复路面,再进行下一个区域的施工。由于前期的反复协调,外加上去年底疫情影响,最终这一工程直到本月初才算彻底完工。 浦东也因此吸取教训,建立了一个“联审库”,把建交委、交警、管线等相关单位纳入,通过智能加人工进行管理,一旦发现待挖工程中有重复路段,就由建交委或者架空线专班牵头,在开工前完成施工顺序和需求协调,尽可能合并工期,避免道路的反复开挖。
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指出,“拉链路”老毛病久治不愈,背后反映的正是政府部门协调和监管的失灵。道路施工从交通、噪音到环境,对市民生活多多少少会有影响,因此,统筹规划与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有科学的规划,精细的管理,有机协同的工作模式。马路的开挖、铺设的管道,用的都是我们的公共财政,所以我们关心的就是公共财政的使用效能怎么样,希望是能够非常严格地纳入绩效评估范围。”许丽萍说。
“拉链路”的问题并非近两年才出现,一些施工主体往往是平级单位,只要自己的部分可推进,就宁可各自为政,也懒得费工夫去沟通协调,最终倒霉的就是沿线居民了。其实,现在有了很多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完全可以用来统筹规划道路施工工期。尽可能“一次开挖,多家施工”,降低对市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这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应有之义。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潘窈窈 刘奕宁 摄像:王毅 编辑:由由酱)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