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

视频 | F1重返申城 国际化都市如何与全球顶尖赛事共舞

看懂上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龙跃 宋懿 舒克诣煊

2024-04-20 01:30

时隔5年,上海再次迎来了2024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预计将吸引近20万观众现场观战。“文体旅商展”联动,借力顶级赛事,上海如何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F1中国大奖赛战火再燃 有哪些看点?


4月19日上午11时30分,第一节练习赛开赛,F1赛车的引擎轰鸣声再一次响彻上海国际赛车场。最终,阿斯顿马丁车队的斯托尔拿到一练头名,麦克拉伦车队的皮亚斯特里排名第二,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和佩雷兹分列三、四位。中国车手周冠宇排名第11位。


而在下午举行的冲刺赛排位赛中,迈凯伦车队车手诺里斯领先七次世界冠军得主汉密尔顿,跑出最快圈速。梅赛德斯奔驰车队汉密尔顿和阿斯顿马丁车队的阿隆索分列二、三名。夺冠热门维斯塔潘屈居第四,中国车手周冠宇位列第10,次日将向积分发起冲击。



这是F1中国大奖赛首次举办冲刺赛。与常规300公里的大奖赛相比,冲刺赛为100公里的短程赛,冲刺赛的前8名将分别获得8到1个积分。


除了首次尝试新赛制,作为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的主场首秀也是本次大赛的一大看点。面对这历史性的一刻,周冠宇表示,非常开心,也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期待。“如果后面两天的比赛能够顺利度过,没有出现任何小差错的话,成绩肯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他说道。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亦斌也激动地说,中国的正赛车手,终于第一次开着正式的赛车在上赛道参加比赛了。



“虽然是主场作战,但是在相对陌生的赛道上,周冠宇能在冲刺排位赛里排到第十,是我们之前不敢想象的。”资深F1解说员李兵表示,20年前,5岁的周冠宇坐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看台上首次近距离接触F1;20年后,周冠宇以F1赛车手的身份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亚洲选手,尤其是中国选手,圆赛车梦的经典教科书,也将助力未来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


除了周冠宇的表现,李兵表示,站在F1全年赛事的角度看,红牛、法拉利、麦克拉伦、奔驰等车队,在上海这条综合性的赛道上表现也非常值得关注。因为从他们在上赛道的发挥、调整,以及战术和赛车轮胎的配合,可以看出全年比赛走向。


除了赛场上车手的精彩表现之外,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体育经济学会副主席刘东锋认为,由于F1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为世界三大顶级赛事,因此F1具有巨大的受众基础和媒体影响力。这也给上海城市带来了一个展示城市形象和塑造城市品牌的机会,而上海也将借助重大赛事进一步展现对外开放的自信和决心。



为F1归来做足准备 赛车经济给上海带来了什么?


从赛道、看台的翻新修缮,到周边环境的整治,为了2019年之后F1中国大奖赛的重新回归,上海为此做足了准备。


去年以来,上赛场F1赛道先后5次迎接FOM、国际第三方专业机构及国际汽联的评估检查,获得了新一轮国际汽联一级赛道认证,完成了场地整体修缮、赛道面层养护、看台维护等在内的多项软硬件升级改造。


其中,赛道平整有高科技来“加持”,最先进的高精度3D扫描技术,加上精密机床一次成型技术,对不平整的赛道表面,进行了“手术刀”式的毫米级精准切削。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技术在F1赛道上的应用,是上海在全球的首创,若能通过本次赛事的检验,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赛场B、E看台修缮项目进程也有条不紊,今年1月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在今年11月完工,调整后,两大看台总座位数约2.23万座。


此外,作为上赛场的“门面”,观众乘坐地铁11号线抵达赛场必经的水景广场,也已面貌一新。


为了办好F1中国大奖赛,上海花了大力气,那F1究竟给上海带来了什么?可以从一组数字里去找答案。


本次F1中国站比赛门票销售火爆,上海久事体育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预计有近20万人次观众现场观赛,其中境内外地观众占70%,境外观众占10%。上海地区以外的观众占总人数的80%,这一比例创下20年来的最高纪录。


某在线旅游预定平台数据显示,比赛前后,也就是本周四到下周一,上海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63%。上海国际赛车场在该预定平台上也位列上海热门景区第4位,带动嘉定新城在上海酒店间夜量热门商圈中排名第三。



除了观赛,不少观众还安排了游玩计划,也带动了餐饮、娱乐、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表示,上海目前举办的赛事已经成为吸引更大客流量的重要载体,在看赛事的同时,也能看看这座城市。


东方卫视记者王骋注意到,本次F1赛场主入口处的水景广场,也是2024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梦想嘉”主题园的活动区域。而作为赛场所在地的上海嘉定区,也从今年门票发布即售罄的观众热情中,嗅到了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


借着F1落沪20周年的契机,嘉定以“观赛事·游嘉定”为主题,9个A级景区对持有赛事电子票或工作证人员实行免费开放。此外,据统计,开赛前一周嘉定区中等规模以上宾馆入住率超98%,把“流量”变成“增量”,嘉定区这回真正体验了一把“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



“虽然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型体育赛事都是亏钱办赛,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准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刘东锋指出,F1赛事举办给上海带来的外部效应,除了城市形象和品牌的提升,还能够有效地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赛车文化的培育和城市建设的提速。


确实,20年来,F1带来的人气和基建投资,加速了上赛场周边配套设施和轨道交通的建设。依托赛道核心,上赛场也在不断延伸赛车运动产业链,以长三角为立足点,辐射全国打造赛车特色文旅产品,包括引入啤酒节、音乐节等与赛车基因相吻合的活动。


体育产业之外,嘉定乃至上海的汽车产业也与F1同频共振。每逢F1中国大奖赛比赛期间,车企高管、汽车专家都会聚集在嘉定,召开行业高端论坛,而在赛季空档,上赛场也成为周边车企新车速度测试的场所,与产业主体形成联动,官方表示,F1这颗汽车工业皇冠顶端的“珍珠”,为嘉定打造上海国际汽车城助力不少。



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上海如何更快更强?


F1重回申城,也被外界解读为是上海迈向“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走出的坚实一步。经过近20年发展,上海已初步建设成为亚洲赛事之都,如今,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近日,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滴水湖圆满落幕。上海帆船公开赛,是上海创立的又一项全新自主品牌赛事,与1996年创办的上海马拉松,2021年诞生的上海赛艇公开赛,构成上海城市景观头部赛事“三上”品牌。


不断培育本土精品赛事的同时,近年来,上海还积极引入国际体育赛事。去年10月,上海网球大师赛在睽违四年后,抢先回归。而继F1中国大奖赛回归后,下个月,FE电动方程式世锦赛也将首次登陆上海。


2023年,上海共有129万人次现场观看在沪举办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带动消费37亿余元,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达128.64亿元。据介绍,今年,共有175项国际国内大赛将在上海举办,这个数字,比去年还多57项,其中,国际赛事比例占到近一半。



那么,对标排名靠前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的差距又在哪里?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全球体育城市排行榜》,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纽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卡塔尔多哈,分列前六。这些城市都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经常举行国际顶级赛事,比如东京、巴黎和洛杉矶都举办过奥运会,多哈刚举办过世界杯,此外,像温网、法网、环法、马拉松等重复举办的国际顶级赛事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城市的职业体育也高度发达,拥有大量的顶级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与之相匹配的标志性体育设施。比如英国伦敦,云集了切尔西、阿森纳、热刺等近20支职业足球俱乐部。而纽约,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体育资源更为丰富,拥有超过10支顶级联盟球队。


体育产业高度发达、消费旺盛,也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以英格兰为例,体育增加值占GDP的2.6%,而上海,截至2019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仅为1.5%,差距不小。为此,上海提出也到2025年要把这一比重提升至2%左右。


刘东锋指出,体育产业发展和现代城市发展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对于上海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厚植群众体育基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完善体育产业。此外,上海还应在构建合理的体育赛事体系上发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赛事制度,让体育赛事的引擎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编辑: 方菲菲
责编: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