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9″

视频 | “气球小丑”刘振胜:上海暖人心 让我想留下来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 曹博文 刘雅涵

2020-09-11 18:58

下午4时30分,暑气还未消散,淮海中路华狮广场前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刘振胜看了看人行道上的人流,走出避暑休息的手机商城,将装着满满行头的皮箱拖到广场中央。


该出摊了。



南邻新天地、思南公馆和打浦桥商圈,北接花园饭店、锦江饭店,淮海中路是上海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在熙熙攘攘的人流当中,不到3分钟,刘振胜变身完毕。横放的皮箱上是他的街头艺人证。



小兔子、小猴子、魔术棒、玫瑰花、小鸭子……最快的时候,他不到一分钟就能扎好一束气球花。这是41岁的刘振胜在上海打拼6年逐渐练就的本领。2014年来到上海,他做过电子厂工人,也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后来,为了寻得一门手艺,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跟着一位从事婚庆行业的朋友学扎气球花。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手艺是无价的,你没有手艺,只去打工,也不是办法。”


来到上海,刘振胜一共换过五个住处,最终落脚在普陀一村,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阁楼间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6年来,刘振胜的行李增增减减,用来变装成小丑的衣帽行头却越来越多。


插满气球的花篮和装着行头的皮箱就放在又窄又陡的楼梯下面。每次出门表演,他都要将这两样东西固定在他的电动摩托上,然后再骑车去持证街头艺人指定的演出地点。静安公园、华狮广场和金虹桥商业广场都是他平时常常出没的地方。


 

晚上6点,天色暗了,华狮广场前过路的人越来越多。刘振胜默默制作着他的气球花,然后插进一旁的花篮里。花篮插满了,他停了下来。天气炎热,他摘下小丑的帽子,给自己扇了扇风。路过广场的人们大多刚刚下班,他们步履匆忙,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光顾他的生意。其间有几个过路的孩子走过来摆弄花篮里面的气球,对刘振胜的作品充满了好奇。


这一天,从傍晚4时30分出摊到7点收摊,刘振胜只卖出了2只气球,收入不足40元。


“最近天气比较热,没有人过来。今天位置可能也不太好,要是去旁边的话好一些。”收摊前,他打量着广场尽头的一家奶茶店,却始终没有走进去。


8月,上海平均最高温度达到34℃。尽管有时赚不到钱,他仍然按照排班表,准时在安排好的地点表演。在街头表演小丑气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工作,严寒酷暑、雨雪天气都会影响他的收入。当然,如果生意好,他一天的收入能超过300元。街头表演之余,他会接一些婚礼或聚会上气球布置的订单,也会戴着小丑的红鼻子、穿上表演服装为孩子们过生日。这些单子能让他在上海的生活过得更从容一些。



刘振胜是家里面最小的儿子,河南老家的母亲一直牵挂着在外漂泊的他。一个人在上海打拼,刘振胜也时时挂念着河南新乡的亲人。每隔三五天,他就会给家里面打一个电话。电话里,母亲常常念叨,就算不打算回老家,也让他早日在上海成个家,有个伴相互照应。“成家也不是穿衣买菜,慢慢来吧。”为了弥补无法陪在母亲身边的愧疚,他时不时会托在老家村里开商店的朋友帮忙为家里添置食物和生活用品。


 

采访中,刘振胜反复提起的是那张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颁发的街头艺人证,这张证件让他在上海有了归属感。有一些经常来看他表演的路人,也渐渐和他成为了朋友。他说,自己最喜欢在上海街头遇到孩子们,快收摊的时候,他会将花篮里面的气球送给他们。


比起2014年来到上海,刘振胜的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很多。他说,上海这座城市让他心里暖暖的,想努力留下来。他还想把母亲也接到上海来,带她看看外滩,看看他每天目送人来人往的淮海路和静安公园。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曹博文、刘雅涵 编辑:殷滋)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