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害死人的“中国式劝酒”陋习为何总拿“文化”当掩护?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蒙纳

2016-09-16 15:15

前几天,一段婚礼酒席上的视频在朋友圈里热传。视频里,穿着黑色套裙的伴娘举着酒杯与身旁的一名男子对饮,一大杯白酒一饮而尽。而后,伴娘就进入了不省人事的状态,这时搀扶他的人还在嬉笑。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几个小时后,这位伴娘就因为酒精中毒,导致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身亡。



就因为劝酒,婚礼喜事变悲剧,这段视频也迅速引爆了舆论,各种对婚礼劝酒陋习的抨击汹涌而至,要求追究劝酒者责任的网友也不在少数。不过类似在婚礼上狂欢和起哄的场景,在国内谁没经历过呢?有调查显示,近八成的人都在宴席上被灌过酒。这似乎已经成了婚礼上一种集体认同的乐趣。



劝酒究竟是文化还是陋习,婚礼上还要不要劝酒,依然存在着许多争议。9月15日正逢中秋佳节,《自媒体联播》栏目请来了专栏作家毛利,以及评论员齐悦,来聊聊这个话题。



明知劝酒是陋习 为什么还要劝?



齐悦认为,从商务谈判角度来讲,劝酒其实是一种试探。就是以劝酒来看对方是不是接受我方的这种规则。如果你接受我的劝酒,意味着你也接受我的这种规则。他对后面是不是继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决定作用的。


毛利从人性角度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的情感压抑得相对较深。而通过喝酒,就能把压抑的情感表露出来。这一点,西方人恰恰相反。


劝酒能被视作“酒文化”吗?




在齐悦看来,在很多以办事为目的的场合,劝酒其实包含着商业谈判中的心理战成分在内。双方都试图在酒桌上,通过这一行为,来试探对手对于本方规则的认同程度。而毛利更是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观点,劝酒其中还包含着一种“贞操文化”的意义在里面,尤其是在东方,对女性劝酒,其实是在试图撬开女性矜持的外壳。同时,在齐悦认为,劝酒和闹酒是有区别的。敬酒和劝酒,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但逼酒和灌酒等就要算闹酒了。这无论从道德还是从法律看来,都说明其行为人缺乏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然而,在很多场合,“劝酒”和“逼酒”之间,其实很难有个泾渭分明的界限,而很多人面对酒桌上的死缠烂打,步步进逼,往往最终也是无法板起面孔强硬地说不,只能逐渐就范。

节目现场,齐悦和毛利就演示了一段劝酒的场景:面对毛利的各种理由,各种推挡,“劝酒达人”齐悦又是如何巧舌如簧,不依不饶的呢?


———————华丽的现场实录——————————


齐悦:毛老师,今天是中秋佳节,你知道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我放弃和家人团聚来做节目吗?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毛利:我开车了,不然我肯定喝,我开车了,不然我一定会喝酒。

齐悦:代驾,毛老师。

毛利:今天外面雨这么大。你忍心叫代驾吗?


齐悦:忍心。雨这么大,你得给代驾一口饭,毛老师。


毛利:我跟你讲,不叫代驾是因为我住的特别远,我就住在杭州旁边你知道吗?

齐悦:别说杭州,非洲也送您回去,一定得喝,毛老师。让我表达一下对您的崇敬之情。

主持人:我替毛利说一句,你看,毛利女孩子家家,这晚上让代驾送回去,可能不安全。

齐悦:我和代驾一起走。

毛利:这酒吧,白酒我喝不惯,真的。平常我就喝那种什么单一麦芽威士忌,就那种轻井泽那种3万一瓶的就可以,我觉得。


齐悦:是,你现在想像它是什么酒,就是您最喜欢的那瓶酒,我们喝一口。毛老师,我跟您说实话,真的,您为什么一定要喝这杯酒。现在在做直播,节目组给我的要求说,您一定得喝一口酒,如果您不喝这口酒。呆会儿下了节目我连盒饭都领不到,今天是中秋佳节,您就忍心让我饿着回去。


毛利:有代驾有没有代喝呢?

齐悦:这个代喝,情感是不一样的。




【视频】嘉宾齐悦现场对美女作家演示劝酒,各种大招齐齐出手


劝酒造成伤害,如何定责赔偿?


说实话,碰到这种胡搅蛮缠,又诉衷肠又表苦衷的,又有几个人经得起这么劝呢?所以,喝大了毫不稀罕,近年来,像海南这个伴娘一样,因为酒精中毒而酒醉身亡的案例,也屡屡被媒体曝光。也正因此,有不少网友提出,对于劝酒导致的酒醉事件,应该追究劝酒者的司法责任。甚至,同桌饮酒者,一律连坐。



对此,齐悦介绍,律师界的观点是这样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事故原因本人,因为他是一个成年人,他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第二部分就是这个婚礼的主办方,他有必要保证宾客的安全。第三部分责任才是推移到劝酒的宾客。但齐悦个人认为,主要责任放在出事的个人身上,并不合理。因为他往往处于一个弱势地位。而去界定宾客的责任,也很难下判断,因为在座的有些人根本没参与到劝酒的行动中。


更多内容敬请点击http://www.kankanews.com/a/2016-09-16/0017688725.shtml观看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