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这部纪录片火了之后,又给了我重重一击,这次讲的是器官捐献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6-06-25 21:18


由SMG融媒体中心出品的纪录片《人间世》第三集《团圆》6月25日晚播出,这一集讲述了中国公民器官捐献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相当陌生、却又十分重要的医疗领域。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这一年,中国有2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



每一例的背后都很悲伤。



但是更多的人活了下来。他们艰难向前,迈出那么一步,都在告诉我们,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真正希望不在刑场,而在医院。”



这一集开篇,就是一名父亲站在儿子墓前朗诵他生前最喜欢的诗,直捣人心。



故事在一位等待肝源患者的绝望眼神里展开了......


徐国洪的肝脏已经严重硬化,不马上进行肝移植,他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等不到肝源,徐国洪的妻儿想捐出自己一部分肝脏救亲人,可惜并不匹配。


这时,徐国洪的弟弟站出来,决定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肝脏。对于弟弟的举动,徐国洪的妻子非常感动。



弟媳也很支持丈夫的决定,一家人在面对困难时同舟共济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而就在兄弟俩准备上手术台最后一搏时,肝源找到了。



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位50岁的上海人。脑死亡,在确定无法挽回生命后。他的父母忍住丧子剧痛,决定捐献出儿子身体里,所有可用的器官。病人是O型血,刚好和徐国洪配型成功。


做出决定的是家里80多岁的父母,他们希望能够隐去捐献者的信息,因为老人在巨大的悲痛中身体已经出现了状况,不能再被别人打扰了。



瑞金医院医务处的杨颖,是唯一接触到捐献者父母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她见证了他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


这是唯一一例主动找到医院方面,愿意捐献的。



两位老人丝毫都没提出关于器官捐献补助之类的要求,他们说他们什么都不要,这让杨颖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的有信心。



器官摘除手术室内,血压仪上的红线变成了一道直线,捐献者的肚子一点点瘪了下去:他把自己身体里能用上的器官都献光了



医务人员缝合好伤口,擦拭好身体,为他换上了新的衣服和鞋。



当病床缓缓推出了手术室的时候,所有人自发站成了两排,向遗体做了最后的告别



对于三台受体手术的主刀医生来说,真正的挑战现在开始了。王祥慧、周佩军是两台肾脏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


血管、输尿管等接口,必须和病人的接口吻合,医生的每一刀,都不可能重来。


两个多小时,病人等待多年的肾脏终于装上了。



医生冲着摄像机,指了指下面说:最珍贵的东西,在下面。



医生觉得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病人的这个尿袋子。因为这意味着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周佩军,捧着一个病人带着血水的尿液带,笑了。



另一边,徐国洪的肝脏终于被切除,病肝又黑又硬。


看着亲人死里逃生,家属们对捐献者及其家人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一位肾移植患者的儿子突然对着镜头鞠躬说,“我想借电视台对家属表示感谢,鞠个躬。谢谢你们救我爸爸,谢谢了。”


三条性命,原本已经迈向了鬼门关。捐献者一时的善意,点燃三个家庭的希望。



故事里另一位主人公叫焦俞,是一位24岁的年轻人,因为脑肿瘤,2015年10月25日从四川紧急转往到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不到一周的时间,焦俞病情急转直下,最后被确诊为脑死亡。



全家人忍住悲痛,决定把焦俞能用的器官全部捐掉。


焦俞的父亲王述成,早年在高原当兵,常年在外,两个孩子都是外公带大的,因为孩子和外公亲,所以都随了外公的姓,外公也改口喊成了爷爷。


器官捐献的决定,王述成不敢和老人说,他害怕老人承受不了,他知道,现在家里面要有一个人能拿主意。



焦俞的父母愿意捐献儿子身后所有有用的器官。


焦俞妈妈说,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出名,他们只是希望其他病人的家庭幸福,不要承受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


焦俞爸爸说,“总比他火化了,剩下的就是一捧灰,要好得多。”



华山医院opo的秘书长张明,没有时间去安慰家属。焦俞可以捐献肝脏、心脏、肺、2个眼角膜和2个肾脏,至少可以救到7个人。


他现在要协调器官移植方方面面的事情。


为了抢时间,很多工作开始同步进行,器官捐献协调员迅速联系了院内和院外的四名专家,再次对焦俞进行了死亡鉴定。



确定脑死亡后,还需要家属签四个字,放弃治疗。这是最为揪心的一刻。放弃治疗这四个字,王述成写不下去。


医生解释说:“你不写放弃了没办法进行后面的复核。这是它的程序。”


无论医生如何解释,一向果断的王述成就是下不了笔。



焦俞爸爸十分犹豫:“我签放弃治疗,那么万一在抢救的过程中有生机,所以说我这个当父亲的我就于心不忍,是这个情况。”


医生再三解释说,“这个其实不影响我们的现在的治疗进程,我知道这个签字很难。”



这个时候,一直激动的母亲反而平静了下来。



签完字,焦俞妈妈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我儿子得了这个病,我都不敢哭,我怕他知道难受。我今天是第一次哭。”



捐献者的器官信息被录入到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系统根据捐献者的器官情况,以及病人等待时间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自动分配。


接下来,张明按照分配结果,按照顺序与等待者联系。第一位,已经等待了1404天。


可惜这位病患第二天赶不到上海,只能放弃。


第二位病人接到电话,得知有肾源后,十分激动。


与此同时,焦俞的2个眼角膜、一个肝脏和一个肺脏也找到了配型成功的移植病人。北京阜外医院得知有人愿意捐献心脏器官后,也与张明取得了联系。



心脏离开人体储存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心脏从上海取出,到送上北京阜外医院的手术台,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


北京的阜外医院的医生赶到上海要晚上10点钟,获取器官完之后晚上航班不一定有,赶不回去,只能放弃。


对于这个结果,张明也很惋惜。



尽管心脏没有找到受体,但7个器官成功配型成功6个,可以拯救四条人命,让两个人重见光明。焦俞是华山医院启动器官捐献以来,捐献脏器最多的器官捐献者。



手术开始之前,焦俞的父母向儿子作了最后一次告别。


2台肾脏移植手术,2台眼角膜移植手术,一台肺脏移植手术,一台肝移植手术,经过40多名医生连夜的奋战,全部获得了成功。焦俞是上海市第125例器官捐献案例,2015年的第65例。


张明说说:三千万人口,60几例。远远不够。老百姓的公民意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移植了右肾的孙兴生和移植了左肾的张建勇,就这样一左一右的躺着,一天天好起来。


周佩君医生已经习惯了病人这样激动了,他说,肾脏病人等待时间长,都激动。


肾源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现在中国急性肾病,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周佩君所在的医院现在等待的病人还有两三百个,一年做不了几十例。



9月22日,徐国洪终于也醒了。摄像机捕捉到了徐国洪苏醒之后,和妻子说的第一句话——“还有钱没。”



妻子成林美安慰他:钱方面一点也不用担心,知不知道,你不要觉得没有钱了,没有钱怎么办,一点都不用担心的。人家说,人在钱在。你早点出来早点回家,家里也早点好起来啊。



也许你会鼻子一酸,抑或会心一笑。



三个病人都活了过来。



另一方面,器官协调员的工作开展起来却非常艰难。器官协调员蔡国玮工作中也遇到很多无奈,“(家属)拿我当什么你们知道吗?把我当非法组织,跟我说捐了,你们华山医院拿这个,不知道赚多少钞票呢!我说不是这个样子的。”


从下午2点半到晚上10点,她一直在做家属的工作。



最终,捐献者奉献了两个肾脏一个肝脏,救了3条人命。但捐献者家属不愿意面对镜头,也不愿意将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红十字会的纪念碑上被人知道。


他们明明做了一件好事,却带着歉意说,对不起,人言可畏。


张明说:“实际上这是很好的事情,应该宣传的事情,但是就是有很多无恶意的闲人,他就会讲这个事情,所以他压力就大,他不愿意。”


通常情况下,家属作出捐献的决定非常艰难,他们担心他们的决定剥夺了亲人生的机会。


对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说,说服家属接受亲人已无生的可能就已属不易。



还要耐心地解释涉及医学伦理的规定。



谈话进行了4个小时。家属们还是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器官捐献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这对于捐献者的父母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毕竟他们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



2015年9月27日,对于瑞金医院的三个移植病人来说,刚刚恢复进食,就迎来了中国人特殊的节日,中秋节。


三个获得新生的家庭里,病人家属都精心准备了这一天的饭菜。


无论经历了什么,中国人在这一天总要团聚在餐桌的周围。



没有餐桌,徐国洪一家子围坐在医院的草坪旁,吃起了团圆饭。


三个家庭的团圆,来自捐献者一家的成全。



时隔三个月,王述成一家再次出现在画面里。王述成夫妇整理着儿子的奖状、读书笔记。


他们在镜头前展示儿子焦俞6岁时的绘画作品。



焦俞从小就学国画,拿了很多奖。


如今他的这些画、还有父亲给儿子抄的古诗词,成了他留给两位老人最后的回忆了。


三个月前替儿子做出捐献器官决定的那一刻,两位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焦妈妈说:“虽然我失去了一个儿子,但是换回了六家,等于六个人的生命都已经换回来了,六家得以团圆了。”



得到器官捐助的几个病人家属,委托上海红十字会陆续给王述成一家寄来了感谢信,每次收到信,他们都会到儿子的墓前,读给儿子听。


在儿子的坟前,焦妈妈立下誓言:“ 2016年2月份起,妈妈一定不再哭了,妈妈一定要勇敢活下去和你爸爸,你姐姐哥哥,我们互相鼓励,儿子你放心好了。儿子,妈妈想你的时候你要给妈妈托个梦啊。”



半年后,瑞金医院的三个移植病人,也都陆续出院了,他们各自回到了家里,见到了亲人。



华山医院opo组织的器官协调员们,还在为下一个潜在的器官捐献者提供着服务。


2015年,上海市器官捐献案例为80例,截至目前,中国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仅为7万人次。


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等待着器官移植,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最后,影片在这些等待器官移植病患的期盼眼神中结束......




   

《人间世》第三集:《团圆》




6月11日起,敬请关注每周六晚20:35在新闻综合频道、Knews24互联网新闻频道由【平安好医生】特约播映的纪录片《人间世》。您也可以通过看看新闻客户端点播该片。


更多新闻 请下载看看新闻APP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