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5-28 20:45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

分集名称

 

第一讲 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二讲 初心如炬使命肩

第三讲 植根人民叶更茂

第四讲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五讲 敢为人先开新路

第六讲 不懈奋斗砥砺行

第七讲 巧对危机显智慧

第八讲 自我革命拒腐变

第九讲 基层稳固坚如磐

第十讲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十一讲 千锤百炼铸铁军

第十二讲 勇立潮头谱新篇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

第一讲:革命理想高于天

 

【历史回眸】20世纪初,各种思潮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争论此起彼伏。胡适曾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研究问题,不要高谈主义。”而李大钊等则多次撰文声明,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

 

“问题与主义”之争,看似是一场学理之争,却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本方法。

 

【历史之问】那么,在20世纪初各种主义、思潮的碰撞中,我们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远大理想如何引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主讲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 何莹

 

谈到“理想”,大家的脑海中会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父母是不是经常问你,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你的理想是什么?

 

而当我们真正长大成人了,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每一个创业者也会有一个百年老店的愿景,那如何才能成就一个百年老店?一种公认的说法是:一个企业一定要有核心价值,要有超越利润之上的理想和追求。而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理想信念则更加重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这是因为从一开始她就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远大的理想正是百年大党青春永驻的密码之一。
关于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是如何确立的呢?请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让我们穿越回1912年,来到当时的湖南图书馆。一位青年正站在一张世界地图前,他背着手、微蹙着眉头,双眼炯炯有神。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每天都会走三里路来到图书馆里进行自学,他每次经过这张地图的时候都会驻足和思考良久,那这样一张世界地图到底哪里吸引了他,他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世界既大,人就很多,每一个活人都要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应该是过得幸福的,但我在韶山、湘潭和长沙见到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目不识丁,做一世的文盲,还常常被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卖被杀。我总觉得我们青年的责任极其重大,青年的前途极其广阔。我想到这里,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这是今年的网红剧《觉醒年代》中,毛泽东“出场”时的一个画面。毛泽东一路冒着暴雨狂奔,短短十多秒,他看到了街边的乞丐趴在地上吃着脏的食物、路边有人在叫卖自己的孩子,而在不远处的豪华小轿车里,富人家的孩子悠闲安逸地吃着汉堡······这就是19岁的毛泽东看到的社会现实。

 

一个19岁的青年,当他看到这样的中国这样的社会的时候,他该怎么办?他能做什么?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中国,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会做什么?我相信,我们都会得出同样的答案,我们要救民族于危亡。那我们该怎么救呢?我们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救国之路?

 

在当时社会上各种主义、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结果却是“山穷水尽仍无路”。就在国人迷茫与彷徨、疑问与探索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毛泽东找到了自己心中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一些基本信息,一共50多位党员,看到这些信息后,你最想了解什么? 


 

【互动】

观众1:年龄层次上来说,他们都属于25到35周岁左右的一个年龄区间。

观众2:有很多都是比较高等院校的学生,那其实就还挺好奇。

观众3: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他们那个籍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中东部嘛,那么北方或者西部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少,想知道为什么?

 

【革命理想高于天】主讲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 何莹

刚才大家提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从年龄来看,他们大都是青年人,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

 

从出身来看,很多人是当时的富家子弟,比如沈玄庐、邓中夏、高君宇、张申府等都生在官僚地主家庭。

 

从学历看,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留日18人、大学25人、中师中学13人,其中还有很多学霸,比如为数不多的女共产党员缪伯英,是当年长沙的状元。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大才子沈雁冰,茅盾先生,也是非常有才。

从职业看,大部分也是当时的“高薪”,像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都是教授,李汉俊、林伯渠、江浩都是政府官员,这其中还有律师、记者、编辑、报人等等。

 

从籍贯上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中东部地区,湖南20人、湖北11人、浙江8人、广东5人。而这些人从中东部不约而同地会聚到了北京和上海,在北京和上海他们走到了一起。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人能走到一起呢?这群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家庭背景、教育背景都不错,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比较优渥,像我们很熟悉的陈独秀先生,他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块大洋,那在当时绝对的高薪阶层。

 

所以这群人他们投身革命,一不是为了饭碗,二也不是为了一官半职,更不是为了一己之身,他们心中怀揣的是一个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理想。

 

19岁的毛泽东,他能从一张世界地图开始,进而去思考中国和世界,他所想要的绝对不是一个村一个地或者说一个国的安乐,他更想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幸福。而身居要职、收入不菲的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所追求的也不是一个家庭和一己之身的温饱,他们要的是一个新中国、一个新世界。

 

在座各位你们发现了吗,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呀,他们对世界有一个美好的期待,那今天呢,在座各位,你们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怎样的期待?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坚定信仰。1922年,中国共产党又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实际方案,首先实现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逐渐创造条件,去实现我们的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今天大家翻开党章,党章上依然鲜明地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路走来,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可能大家会说,这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太远了。但这才是理想的价值所在,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因其不易实现而显得更加珍贵。

 

共产主义理想很远,所以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去奋斗;共产主义理想很大,它着眼于的是全世界的幸福,着眼于的是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理想很远,也很近,在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在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不断地去接近这个远大理想。

远大理想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勇气和潜能,成为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原因。远大的理想能凝聚人、能激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我们党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在我心里,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在这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红军们进行了多达600余次的战役战斗,跨越了近百条江河,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就有20余座。他们还跨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留下了“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动人诗篇。这就是长征。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曾经这么评价红军长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这群人为了同一个理想走到了一起,为了同样的信念走了下去,我们把这群人称为同志。

 

在中国共产党内部,我们称彼此为同志。什么是同志?志同道合的人。那什么是志?什么是道?这个“志”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道”就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有了共同的理想,才能凝聚起志同道合的人同心同德,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说纯粹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的共同体是不稳固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因为这样的共同体它更容易吸引的是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会为了利益而争吵而有纠纷,最终会利尽而人散。相反,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组织才能真正的凝聚人心,志同方能道合,道合才能行远,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人汇聚到革命队伍,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出身各异,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致力于建立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在和平发展的年代,为了建设新中国,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共同的理想同样凝聚起无数人,众志成城,成就了从站起来、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就会浮过一幅幅画面,这其中有用执着与坚守让理想绽放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有用怒放的理想馈人间以桃李芬芳的张桂梅,还有用梦想点亮了浩渺苍穹的“北斗天团”。

 

这是2020年6月23日,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跃,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升空,大家知不知道这一次成功发射,对于我们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你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感想?

 

【互动】

观众1:我看到这个视频我自己感觉特别的骄傲,而且也是一种证明,坚信我们一定可以越来越好。

观众2:我就感觉我们可以不用受制于人,不用受制于其他国家。

观众3:我记得毛主席以前说过,他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换。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们现在的北斗也飞上天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志向的传承,一个精神的永续,是整个中国人非常骄傲的事情。

 

【革命理想高于天】主讲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 何莹

就像大家所说的,这55颗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的北斗星背后,它有着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别的队伍,这个队伍目前人数有30多万人,而其中又以80后、90后为主。这一代一代北斗人,在近30年的时间里,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他们还实现了北斗卫星上所有核心部件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核心元器部件100%国产化。

 

北斗人的奋斗,依靠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力,组织上的凝聚力和行动上的执行力,而能激励这一代一代北斗人前进的,是他们共同的北斗梦。

 

北斗点亮的是中国人的梦。当我们再次想起北斗时,它不再仅仅是浩渺苍穹的那7颗星,它是55颗国之重器,它是我们共同理想的闪亮星光。

 

今天分享了很多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话多一分理解。

 

最后我想说,中国共产党崇尚理想,但不空谈理想,而是脚踏实地,实干兴邦。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实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中去接近那个远大理想。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回应了民族期盼。一百年来,在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强大,成长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在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勃勃生机,做到了永远年轻。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如一的初心、如磐的使命,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民族的神圣责任。

 

【留声未来】100年前,在艰难的物质环境下,中国的青年一代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个时候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100年后,我特别想问问此时的自己、在座的你们,以及未来的我们:我们每一个小我的理想是什么?这个小我的理想是否融入进了更伟大的时代交响乐中,我们愿意为了这个理想奋斗终身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