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

视频 | 上海温度③:优化营商环境促脱贫 甘当“店小二”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冷炜 成奕霖

2018-10-09 08:00

作为新疆2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莎车县,是喀什地区乃至新疆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县市之一。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是要找什么样的产业,又怎么让项目发挥有效作用,这些难题都摆在了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负责项目产业工作的援疆干部杨伟冬面前。从2017年初刚到莎车时几乎“零基础”,到如今年卫星工厂跨越式发展,工业园区企业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背后无疑凝聚了杨伟冬在内援疆干部们的无数心血和付出。

沿着莎车县城一路向西,大漠沙丘之上,一片崭新的安居富民房拔地而起,作为当地最大的扶贫搬迁建设工程,这里如今安置着三千多名从昆仑山上搬迁下来的村民。

每隔一两个礼拜,援疆干部杨伟冬都会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村口的卫星工厂。年初,在他的撮合下,从事服装出口的努尔艾力将工厂搬到了村里。全厂500名员工中,70%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经过半年磨合,业务开展越来越顺,近期工厂又刚拿下了60万件裤子的订单,忙的热火朝天。



如今在莎车县,像努尔艾力这样的卫星工厂已经有了50多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这个南疆地区贫困程度最高的人口大县,能够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卫星工厂仅有个位数。



入疆之前,杨伟冬在浦东新区发改委长期从事投资管理工作。他将浦东开发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带到当地,选准特色优势项目,甘做产业扶贫的店小二,每天忙的团团转,一年半下来,成效显著。



不过,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作为人口大县的莎车拥有富足的劳动力,能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这也是不少企业愿意跋山涉水入疆的原因之一。然而,不少企业也都抱有相同的顾虑。

来自浙江的宝威纺织经过杨伟冬牵线搭桥,在莎车工业园区投资一个多亿建造了一座地毯厂,原本预计今年七月份就能正式投入生产。让企业措手不及的是,之前专门送到内地培训的工人,近一半都没有回来上班。

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杨伟冬决定和企业一同进行家访。家住莎车萨热依库勒社区的女孩穆耶塞尔,因在内地培训期间表现优秀,成为他们率先走访的对象。



穆耶塞尔的妈妈年初摔伤了腿,为了照顾年纪尚小的弟妹,她只能暂时放弃了工作。得知她家的情况后,杨伟冬一方面协调社区街道干部增派人手帮忙照顾,另一方面积极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以求得他们的支持。

经过一番沟通,不少员工重新回到了岗位,宝威公司已顺利投产。在调研过程中杨伟冬意识到,多关心企业,并协助企业做好本地文化方面的建设,更有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来自青岛的雄鹰纺织,如今在莎车工业园区拥有近500名员工,其中贫困户占比六成。刚入疆时,公司同样也存在着员工流失的现象。杨伟冬和企业管理者多次沟通,引导员工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定期开展集体活动,并邀请员工父母到企业联谊。



在各方的有效管理下,员工的凝聚力及自强意识不断增强,如今雄鹰纺织,员工就业稳定,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美元。杨伟冬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莎车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让更多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因地制宜带动就业,帮助大家实实在在地脱贫。



上海援疆干部 新疆莎车县发改委副主任 杨伟冬:“这些不光是我,也是我们所有援疆干部在做的事情,让当地的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帮助他们尽早稳定的脱贫,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我们援疆干部的义务责任,更是我们的心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冷炜 成奕霖 实习编辑:朱佳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