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克莱默:漫谈艺术品中的社会意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蒋慰慧
2016-07-26 14:55
玛雅•克莱默(Maya Kramer)是生活在上海的美国艺术家和艺术顾问,2000年获马里兰艺术学院学士学位、2003年获亨特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纽约工作了九年,担任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行政馆长助理、画展策展人。2010年,她来到上海,在上海艺术画廊国际项目部任临时总监,并坚持绘画、装置、雕塑创作,作品在世界多地展出。
“艺术家试图在挖掘深度的创伤”
15岁,我第一次接触到艺术,心里想:“就是它,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此后的二十年里,艺术的确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高中时,接触到了许多美国传统和现代风格的艺术家,他们有很多作品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美术馆展出。这群人中,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nKentridge)对我意义非凡。
在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他的动画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他也用纸作画,在上面画上各种自己想画的内容和故事,关于南非种族清洗、殖民主义、极权政治、贫困与暴力交织。人们从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中了解到当代艺术家如何运用绘画做成动画片,如何表达当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在《流亡的菲利克斯》(1994年)作品中,他反复抹掉、再画,你们能看到之前画的被抹掉的痕迹,就像看连续的活动影像。
威廉•肯特里奇出生在约翰内斯堡,并在那儿完成学业,他曾经是一名戏剧舞台演员,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成立后,他参与调解种族矛盾的事务,在他的作品中会记录下人们对种族歧视的残酷记忆,以及他们的和解努力。
我也是最近才认识到,威廉•肯特里奇试图在挖掘深度的创伤,其中也包含了我个人的家族历史。我的母亲生长在立陶宛,二战后移民美国,她的童年也有许多家族、种族、民族的痛苦记忆。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展现被虚构故事消抹掉的世界,这些作品给了我极大的感触。也让我意识到,艺术是一种很随机、随性的启发,艺术家有自己的认知和同情点,当然,找到并训练自己的认知语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艺术创作本身就可以是一场环保行动”
罗伯特•戈伯(RoberGober)的《无题》(1992年,混合材料),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看到的,当时我特别讨厌这类艺术家,他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意见,自顾自地创作。当时每个人在学校里碰到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时都会背后窃窃私语。
我第一次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关注环保。他用窗口上的栅栏,将场景塑造成了一座监狱,让参观者感受到自己被囚禁了起来,而整堵墙被画成了一个大森林。墙旁边的水池,水龙头不停地淌水,水斗下边有一个泵,将水抽回到水龙头里。它让我想起我的奶奶,她经常在用完水后忘关水龙头,我不得不再三提醒她。
这幅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人越来越被禁锢在资源匮乏的世界里。罗伯特•戈伯的创作,内容广泛,他作品中传达的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主题触动到了我,我想我应该像他那样为某种想法去行动,这种想法对我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艺术创作本身就可以是一场环保行动。
比如,你们可以看到这个作品对我的影响。我曾为布鲁克林地铁站的一个公共艺术基金项目投过稿。我喜欢布鲁克林,我试图将两个互相对立的元素同时展现在同一件事物上,比如破坏与生长,一种重生的感觉,由此来探讨事物存在的奥秘。为此我还做了个小样(上),我的设计方案落选了,但是后来,带着这样的想法和理念,我完成了我的个人装置艺术(中)。中间是些扶梯,台阶螺旋上升,当然参观者不能登上作品中的台阶,只能围绕作品观赏。这些垫板是用《纽约时报》做的,但它有批评的含义,报纸印刷对环境森林树木的消耗是不言而喻的。作品背景中,我引用报刊上的句子,把它印在背景墙上(下),是些随机的摘录和组合,有些词语和句子和女性的个人经历有关,比如“强奸”、“给女友送钻戒”和“离婚”等等。
因为报纸其实是一种记录,它在18世纪广泛发行,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化的象征,人们从中获取信息、思想,由此得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以此来改变、影响这个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大改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这只是我的一些探索和想法,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避免重复的错误。
“优秀的艺术家应该将主题放大到整个大自然”
有些艺术家的作品相当精妙,有的对社会事件有着极大的热情,并亲身投入其中,我敬佩他们。
这是非常有名的地景(Land Art)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名作《螺旋防波堤》(Spiral Jetty)(1970-至今)。它以逆时针的环状螺旋盘绕于犹他州盐湖城的大盐湖上,总长一千五百英尺、宽十五英尺,由重达六千六百多吨的黑色玄武岩堆砌而成。它创作于1970年,两年后湖面上升,作品沉入湖水中,如今湖面下沉,因而再度浮现,人们发现黑色玄武岩已被白色的盐层覆盖,螺旋防波堤形状仍在,而且随着水位变化,一直有着不同面貌,作品不断被大自然再创作。
地景艺术是一种围绕大自然地貌的艺术,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装饰,来吸引人们的关注。罗伯特•史密森是第一个将如此大尺寸的防波堤做成地景艺术品的人。可惜,这位天才在坐直升机选取创作地点时发生了空难,不幸丧生。那次飞行他录了一段视频,快抵达时,他说自己仿佛飞到了银河系。他也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制作视频,所有看到他作品的人,都会由衷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地景艺术家们的创作没有规则,想像没有疆界。艺术家不再拘泥于特殊的表现形式,选择亲近大自然。大地就像一块巨大的画布,随着艺术家赋予它的动能与自然本身的律动而不断改变,自然的风吹、雨淋,日升月落、四季交替都成了艺术品的一部份。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应该仅仅将主题限定在人类,而应将其放大到整个大自然,比如说,去展现一下地球的想法,展示一下白云的想法,当然也可以表达这些客体的想法其实根本不重要,我觉得这样的主题会很有趣。
“痴迷”(Swoon,艺名,原名Caledonia Dance Curry,)也是我感兴趣的艺术家之一。她是一个街头艺术家,会做大量美丽的剪纸作品。她在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大约有12个艺术家,每天为街上路过的普通人做肖像剪纸,每张剪纸她都精心制作,然后把它们贴到布鲁克林的墙上,都有3、4米高,经常有人奉她为神。
大家都知道威尼斯双年展吧,这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重要的艺术博览会,我称它为“艺术界奥林匹克”。但是现在,这个伟大的博览会正越来越被金钱、地位、以及贵宾特权所腐蚀,这的确令人不爽。所以,“痴迷”在威尼斯,用日常的生活垃圾做成几条船,大家都知道,威尼斯人都要依靠船来出行,而她和手下人就开着这些特殊的垃圾船,去威尼斯双年展上闹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批评当下社会的很多问题,因此被看作是个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艺术家。
她是个有趣的人,对生态方面特别感兴趣,也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她那些眼花缭乱的剪纸肖像和城市风光画,张贴在城市边缘、贫困居民聚集的街道上,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一种装置艺术,希望这些图像能让当地的人们暂时逃避周围的生活。
在美国时,我认为如果我们能懂得循环利用,或使用高科技,就能保护这个星球。事实上,不尽如此。来到中国后,我更深刻意识到:在这里,环保方面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意义更加深远,因此,我尝试用过各种材料,煤球粉、废毛线、砖块、盐酸、洗涤剂等等,进行创作,进行我对当下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思考。
(翻译:温雨茗 张志正)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