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向下修建的“金字塔”最新发现展露殷墟王陵格局
中国考古报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珏 刘宽漾
2024-02-26 10:58
殷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2023年,电影《封神》让公众“穿越”回3000年前遥远的商王朝。而在考古现场,殷墟王陵遗址也有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刷新了我们对殷墟王陵遗址格局的认知。
这是从事殷墟考古工作近20年的殷墟王陵考古领队牛世山。2021年8月,他带队在殷墟商王陵区钻探,试图找寻干道,探究殷墟的道路网。一个意外的发现,打破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首先发现祭祀坑越来越多,我们还发现了二十几米长的新的祭祀坑,都是过去没有发现的。我们还发现了围沟,开始追围沟为主。 一看这跟过去比是完全新的东西。”牛世山回忆道。
2022年3月,两个完整的围沟,460多座祭祀坑及祭祀遗存展现在他们眼前。
牛世山介绍,“以围沟为界的话,我们看到商王陵区东西是560米,南北是接近300米。我们把整个商王陵区的范围向东扩展了110米,把商王陵区由过去所知的10万平米多一点,扩大到了现在的16万平米还多。”
确认商王陵园的范围之后,牛世山和队员们继续向外探索,然而在陵园隍壕外围往南600米,往东350米的范围之内,没有发现商人的生活遗迹。牛世山推断,在隍壕的外围可能存在着缓冲区。
“这是一个明确的规划的迹象。商代晚期大邑商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它有不同的功能区,中国人很早就有非常明确的城市规划的思想,这是非常厉害的。”牛世山表示。
“王陵区的这两圈,就是象征性的神圣之地的一个界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认为,在这个时期,象征神圣之地的界限是挖了围沟,到了西周以后,陵园的陵墙就开始逐渐出现了。”
面积2.14公顷的殷墟王陵遗址,已发现带墓道的大墓14座,超过3000座已探知的祭祀坑和陪葬墓,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青铜器、玉器、陶器。
“从夏代到商代早期,甚至到商代中期,墓口面积也就是最多的20平方。从殷墟开始,墓室的面积一下子增长了。”何毓灵介绍,现在看到的殷墟王陵区,面积最大的是1003号墓面积,墓口面积加上墓道的面积是800平方米左右。“从体量上,从格局上,你就会感觉到王陵制度从这个时期开始,一下子完全就变了。”
墓主人身份高低不同,在墓葬规格上,呈现“十”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的墓葬形制,墓道长达数十米,为金字塔式结构,墓底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其中一些王墓还有多个墓室。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王陵,从殷墟开始,成为向下修建的“金字塔”。
“商人有清晰的等级制度,地位越高,礼数越繁琐越复杂。我自己提的一个概念叫‘落葬礼’。”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席教授唐际根介绍,“‘落葬礼’是在墓葬底下,先挖个腰坑,腰坑底下埋条狗,铺上几根红木,然后把椁搭起来,把棺材放进去,把随葬品放到棺椁之间,然后再搭上椁木,铺上席子,再把礼器砸进去。一般的礼器是璧、钺、大戈等等,砸到椁之上或者棺材之外,然后填土,退出来,在墓道的口部杀人或者埋车,再退出来,填土,填土的时候杀狗,埋到填土里,再填土,填满,做个地上标志,整个过程清清楚楚。”
殷墟范围约30平方公里,被洹河分为南北两部分。洹河以北的王陵区,以及洹河以南的宫殿宗庙区,构成了殷墟最重要的两个功能区。
妇好墓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00余件精美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陶器等。这也是考古发现的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位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
在宫殿宗庙区,除了妇好墓,还发现了其他王族成员的墓室。为何他们被葬在宫殿宗庙区而非王陵区?外界众说纷纭。
何毓灵介绍,王族生活在宫殿区,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族葬制。“我们叫‘居葬合一’,活着是在这个区域生活,死了以后也主体就埋在这个区域里面,形成农业定居民族的这样的家族社会形态。”
商代王墓集中埋葬、而王妃、王族成员因属于另外的部族,死后一般并不与王葬于同一墓地。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商部族进入国家形态,王权确立之后,还带有原始氏族遗痕的一种表现。
“什么叫文化的连续性?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对自己的血缘家族的认可和认可度。”何毓灵认为,这个时期,中国王陵制度确立下来,对中国,不光是墓葬制度产生的影响,还对家族社会形态、民族的认可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珏 摄像:刘宽漾 剪辑:王珏 编审:王琳琳 邢维)
编辑: | 王珏 |
摄像: | 刘宽漾 |
责编: | 王琳琳 邢维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