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视频 | 两会观察⑥丨夯实“家门口”的健康“医靠”

东方快评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3-11 18:55

很多人对基层医疗有一个具象理解:它是可及的、便捷的、基本的,是落实慢性病医防的地方,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历经疫情,基层医疗的重要性凸显。如何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成为两会现场关注的热点。政协委员张文宏、朱同玉、人大代表盛弘等围绕基层医疗服务扩容提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优化等方面,提出很多实打实的意见。


眼下,上海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除了加大基层医生培训、加强重症早发现能力、建立重症、危重症患者及时转院的绿色通道之外,也在硬件方面下足了力气,包括心电监护仪“应增尽增”、门诊氧疗、雾化、输液服务扩大覆盖等等。以CT为例,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近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CT,嘉定区、闵行区还实现了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设备全覆盖。此外,为提高基层社区医院的救治能力,截至目前,上海已有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53家区级综合医院、17家市级综合医院建立了三级对口联动机制,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


而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乡村诊所更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据统计,乡村卫生室和诊所占到了全国卫生医疗机构总数的86%,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乡村卫生诊所也面临医疗资源紧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如何提升它们的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不用跋山涉水去就医,成为近年来乡村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推算,“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因此,做强基层医疗体系,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疫情,更是为了让未来的整体医疗架构变得更为合理。这次有代表委员也提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梳理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承担的职能,明确具体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以及绩效激励和考核标准。只有搞清楚哪些是基层医疗机构应该承担的,才能根据其职能、能力建设目标,匹配相应的硬件资源,培养强大的人才队伍。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