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无需“挨刀” 晚期耐药可用国产靶向药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霍云 通讯员 姚君
2018-04-19 18:14
早期肺癌病人不需要“吃一刀”,也能将体内肿瘤“消灭”干净;晚期反复耐药的肺癌病人有了新型的靶向药物,再次获得延长生命的希望;积极调动体内的免疫细胞,就可以对付肿瘤,将肺癌变成慢性病来治疗……这些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上海市胸科医院近几年来在国家级肺癌临床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众所周知,肺癌是严重危险我国民众健康的“首号”杀手。本周一上海市疾控中心公布了上海地区最新肿瘤登记报告:上海年诊断新发癌症病例多达6.8万例,其中,肺癌位列发病率第一,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8.1%。男性比例更高,占所有男性新发癌症的22.3%。更为严峻的是,无论男女,肺癌均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24.2%。
上海市胸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肺癌规范化治疗的医疗单位之一,始终领跑国内肺癌诊疗发展。长期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使得胸科医院形成了一整套多学科综合诊治肺癌的模式,建立起涵盖筛查、鉴别诊断、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病理、影像、麻醉、中西医结合等胸部肿瘤学科群,为肺癌患者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诊疗闭环。近年来,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亚洲一流科创中心的进程中,胸科医院秉承自身专科优势,潜心专研肺癌研究,同步国际最新前沿,获得多项国家级肺癌研究新进展,为打破诸多药物和技术方面由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局面贡献胸科力量。
建立具有中国人群特点的肺癌免疫治疗体系
免疫治疗是目前国际肺癌研究领域最热门的前沿项目之一,它充分调动人体自身免疫细胞作用,精准实现面向肿瘤细胞的抵御,具有非常良好的安全有效的预期,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治疗渠道。长期以来,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其诊疗标准的建立也是以欧美人群为基础。在这样的现状下,中国的科研团队正在努力实现中国本土研究的突破。
由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国家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于2016年启动,聚合了清华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湘雅医院等十多家顶尖科研及医疗单位,共同来建立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免疫治疗指标体系,目前这个项目已经研究过半。“免疫治疗话题这几年很‘热’,但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人群的肺癌免疫治疗临床及分子基因数据研究并未不深入;另一方面,临床上各类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开展广泛,但却缺乏对于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成熟的预测方法,我们在这几个方面做了些工作。”陆舜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现阶段,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肺癌免疫检查点临床样本数据库,并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代谢分子谱、肠道微生物菌群动态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并找到了和西方研究成果不同的差异点。最终我们将汇总分析这些数据和结果,提出属于中国人群的免疫治疗方面我们的见解。”
不需要“吃一刀”,体内肿瘤也能“消灭”干净
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推广,早期肺癌患者检出率不断提升。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经过手术根治的早期肺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接近100%,要远远高于晚期患者的10+%。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早期患者却乐观不起来,她们或是因为高龄、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是肺部同时长了好几个结节,因为诸多原因不能手术。难道要让这些病人眼睁睁地看着肿瘤长大吗?当然不是,胸科医院的专家们用临床研究告诉患者,不需要“吃一刀”,体内肿瘤也能消灭干净。
胸科医院的放疗科主任傅小龙教授告诉记者,“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放疗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其实不然。放疗其实是‘隐藏的手术刀’,它适用于肺癌各个分期,不仅仅局限在晚期患者。有研究数据表明,对于部分早期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放疗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等的根治性疗效。当然这对于放疗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所做的正是建立起面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的精准放疗关键技术体系。”傅小龙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肺癌精准放射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刚刚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广泛推广至全国16家三甲医院。此外,胸科医院还建立健全了放疗全程管理,将患者的生活环境、临床信息、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信息,多学科MDT讨论确定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治疗过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大数据可共享的平台。
同样致力于早期肺癌无创根治性临床研究的还有胸科医院的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由电磁导航系统和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在‘GPS’ 定位下,实现早期肺癌的精确检测、精准治疗,它既可提高早期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精准性,更能为那些无法手术的患者提供同样疗效的精准治疗。目前国内的肺部电磁导航系统还主要依赖进口,我们的目标是要加快我国现有国产电子导航支气管镜的临床运用,升级和验证下一代功能更好的国产系统,并将多种类的电磁导航技术进行集成。”目前,韩教授正在领衔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研究:基于国产电磁导航系统的早期肺癌精准诊疗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研究。这个项目于2018年初立项,整合了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湘雅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院,以及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等八家单位的科研及临床团队的骨干力量,将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基于电磁导航系统的早期肺癌精准定位、诊断、治疗的综合研究。
让晚期肺癌患者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与令人振奋的早期肺癌患者预后疗效相比,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只有10%左右,如何提升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仍然是国际性难题。更令人焦虑的是,当晚期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耐药情况,不得不调整用药方案,临床上将这样的情况称为“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三线治疗”。目前,临床上一线治疗、二线治疗都有相对规范的诊疗指南可以依从,而三线治疗,在国际都缺乏诊疗金标准。所以说,晚期肺癌患者反复耐药后的三线治疗,是难上加难的困境。
面对这样的问题,胸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带领团队从不同的靶向药物入手,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并且其研究的药物都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国字牌”。“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可有效抑制多个肺癌靶点,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具有自主产权的国产原研药。作为该项临床研究的PI,韩宝惠教授告诉记者,“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研究已经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此类药物的临床三期研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疗效,安罗替尼即将在今年上市,进入临床应用。”此项研究中,课题组选择437例既往经历过至少两次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且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安罗替尼组的生存期为9.63个月,安慰剂组为6.30个月。安罗替尼组6个月的生存率70.62%,安慰组为52.82%。研究结果表明服用安罗替尼的患者生存期有了明显延长,且安全性和毒副反应方面都显示良好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在2017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呋喹替尼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血管药物,在肠癌等多种肿瘤治疗中均有运用。陆舜教授团队首次将其运用在了晚期肺癌治疗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陆舜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开展的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来评价其在三线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表明,呋喹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8个月,安慰剂组为1.1月。呋喹替尼组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为90.2%、67.2%,安慰剂组分别为73.3%、58.8%。”这一成果发表在了今年3月份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两项由胸科医院专家领衔的多靶点药物研究的成果表明,在肺癌诊治领域,我国反复耐药的晚期肺癌患者,将不再面临绝境,而有了延长生存期的希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霍云 通讯员:姚君 编辑:曾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