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视频 | 人口数据官宣 “摸家底”后如何“补短板”?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5-12 00:45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数据显示,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红利”继续存在。但过去十年,中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较2000年至2010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伴随人口增速的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也逐年缓慢减少,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000多万人。


投资教育 应对后“人口红利”时代


“人口红利”是人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间的一个特殊阶段。当生育率下降,抚养率低,社会老龄化程度不高,中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大时,后者能够充分就业,使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收获“人口红利”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窗口开启于上世纪90年代,未来或将还有10年可以继续享受“人口红利”,当“人口红利”关闭窗口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人口负债”。这也是生育率快速下降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必然影响。


这也意味着,在前期享受到“人口红利”的同时,必然要准备好在后期承担“人口负债”。而要应对这一问题,应当未雨绸缪,投资教育、投资人力资本,使未来的人们能够用较少的劳动力创造出更多财富,使得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均衡的长期发展。



事实上,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人口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受教育比例,都有显著提升。


生育率仅为1.3 如何优化成关键


除了人口增速放缓的现实,生育率下降也引发各界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综合生育率为1.3。彭希哲表示,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低水平。如果长期持续,将对整个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稳定带来影响。



数据显示,生育率降低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如何破局?彭希哲认为,妇女生育后个人发展问题、养育成本过高、公共服务缺失、以及教育等多种问题都会影响生育率。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在推出相关措施,比如将特定年龄段的家庭养育成本纳入税收减免等,但不管是从量还是从质上来看,都还有很大的提升优化空间。


人口老龄化加速 中国如何应对?


当前的“人口红利”也可能成为未来的人口压力,这次的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比重达到18.70%,上升了5.4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



彭希哲认为,老龄化是全球趋势。当前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多,进入老龄化速度快等特点,为我国应对老龄化带来更大挑战。为应对未来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应当夯实养老保障、养老服务,探索终身教育,继续发挥中老年劳动力光和热的同时,调动统筹各方资源,激活“银发经济”。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方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