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视频 | 世界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丨前德国社民党总书记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彬 朱茜

2021-06-30 16:19

鲁道夫·沙尔平,前德国社民党总书记,德国前国防部长。


鲁道夫·沙尔平接受了东方卫视记者的独家专访,讨论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中欧合作及新冠疫情等议题。



鲁道夫·沙尔平:首先,我要祝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这也是来自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个代表的祝贺。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在经历百年国耻和其他许多不幸的事件后,站了起来,发展良好,尤其自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国回到了世界舞台,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拜访了中国大约200次,并且常常逗留超过几个星期。在过去的这十五年里,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中国。我看见并观察中国的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我参与了这个发展的过程。我可以骄傲地给您一个例子:我们正在参与上海浦东医院的合作项目,合作方是欧洲最古老、最大、以及最具声誉的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柏林的夏里特医院。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项目。中国的发展对全球、欧盟及德国而言都至关重要。没有一个稳健的中国,世界也会变得糟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是全球范围内率先有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这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您又是怎么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 


鲁道夫·沙尔平: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一些国家,如中国,比包括欧盟和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更好地控制了疫情。尽管德国在欧盟中被认为防疫做得还不错,但我们的疫情仍然严峻 谈及经济,中国回到了它原有的位置——正如过去20个世纪中的18个世纪一般,作为世界上在文化、科技、经济领域的主导力量。这是一种“回归”,一种十分成功的“回归”。据我所知,以及据我观察,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当我们谈及这种“回归“的速度、强度、成功度。在人类历史上、经济历史上,我们都未曾见过如中国自1990年以来的这种如此快速和高强度的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近年来,中欧经济合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过,在去年双方就《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协议后,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欧州方面对于香港、新疆等一些中国内政问题的指责让局面变得复杂。这会给《中欧投资协定》带来影响吗?


鲁道夫·沙尔平:让我告诉您一些我的个人经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我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任职时,曾多次拜访中国。我曾到访过北京、安徽、上海,并在这些地方见到了许多不同的事。但总体而言,中国在那时是一个十分贫穷且发展落后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并不只是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实现了经济“回归”,同时也为社会与个人带来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如果你查看平均寿命,作为纳税人你为教育、生活、健康系统等支付的金钱。这儿有很多的例子来证明,中国不仅取得了经济进展,其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条件也比三十年前有了巨大的改善。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崛起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确保(中欧)关系的准则建立在合作与共同利益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冲突和制裁之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教导对方,而是从对方身上学习。我们必须有一个以尊重和互相理解为基础的公平对话。从这一角度而言,《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默克尔不久前强调,“一个持续发展的中国,符合德国的利益。在气候变化、多边贸易等领域,如果中国缺席,或者与中国对抗,国际问题将会陷入僵局。”您怎么看待这一表态? 


鲁道夫·沙尔平:是的,我同意这个观点,并且我还想要补充说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需要合作,关于气候变化,关于控制和裁减杀伤性武器,关于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关于不同的国际议题包括疫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默克尔的任期很快就要结束,您对未来的中德关系有些什么样的期待?


鲁道夫·沙尔平:每一次政府换届都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这是正常的。从长期而言,我十分自信地认为,找到更好与更强有力的方法去实现合作 才是我们的利益所在。看看德国和中国,无论德国总理的政治背景如何,赫尔穆·特科尔,赫尔穆特·施密德,格哈德·施罗德,安格拉·默克尔,在他们任职总理后,他们马上理解了中德关系的特别重要性,并且处理得十分优异。所以我相信,无论新总理是谁,都将会像前任总理一般处理好德中关系。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