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视频 | 上海:社区医院可优先预约三级医院专家号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文韵

2024-05-27 16:54

为了让分级诊疗有效发挥作用,今年4月,市卫健委发布消息,大力推进上级医院号源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医院50%号源提前5天给到社区。这无疑是近年来上海分级诊疗,便民惠民的又一大动作。一个多月过去,该政策已在全市16区、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100%落地。那么,大牌专家号真的能抢到了吗?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衔接又是否顺畅呢?



因为左下肢麻木不断加重,几个月来,72岁的王阿婆跑了好多家医院,排除了下肢肌肉、血管、神经等问题,但一直没能最终确诊。家属也很担忧:“三级医院跑到现在了,到最后都说诊断不明确。”


有医生推荐王阿婆可以去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看一位专家,然而看病的进程却卡在了“抢号”上。“每个礼拜一等着,一到六点快点点进小程序,点进去总归人多进不去,进去了以后总归圈圈穷转,正在预约正在预约,转了半天,号没了。”王阿婆很无奈地表示。



今年4月,“50%专家号源”提前5天放给社区医院的新政出炉,王阿婆将信将疑找到自己所在的殷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在“转诊平台”中,输入医院以及医生姓名搜索后,页面很快弹出了顾医生的号源情况。


在家庭医生的帮助下,专家号顺利预约成功。此时,华山医院公众号上的号源仅能预约6月3日的,而家庭医生系统里的开放号源,已经可以预约后两个周一诊疗日的了。这下王阿婆总算放下了心。



事实上,上海从2016年就开始推行,50%上级医院专家号源可通过家庭医生预约的惠民政策,但实际执行效果不算理想。一方面,当时家庭医生预约号源放号的时间与社会面同步,没有优先级;另一方面,当时的社区医院诊疗水平有限,基本就是老人配配常用药去的地方,稍微复杂些的病症,居民根本不会选择首诊在社区,也就不存在转诊的事了。



不过,从2022年开始,上海社区医院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诊疗设备的添置、药品扩容,到社区医生的能力培训,社区医院的腰杆渐渐挺了起来,愿意去社区首诊的市民也开始变多。市卫健委统计显示,去年,社区门诊总量已经占到了全市公立医院门诊量的38%,有了这样的基础,社区医院能优先预约专家号源的便利,也开始真正发挥作用。



像钱老伯,四月份在社区医院检查出肾功能指标异常升高,社区常用药物无法调理。通过转诊,他预约到了龙华医院肾内科专家号,专家调方后,老人的指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近一个月来,仅莘庄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优先号源上转的患者就已经超过300人,每天约有20人转到上级医院就诊。“包括普通、专家、专病还有特需号源,我们全部是开放给社区家庭医生,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龙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沈艳介绍。



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导致约不上专家号的病人一窝蜂去社区医院抢号呢?其实不必担心,因为并不是所有病人想转诊都会被允许。根据要求,家庭医生在评估病情后,有四类情况可以上转:一是像王阿婆这样疑难病情无法明确诊断的;二是诊断明确,但是病情需要利用到上级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手段的。第三和第四类情况分别是“超出社区医院诊疗范围”以及“存在其他较为复杂的病情”。而从四月中旬至今的情况来看,需要用到上级医院检查和治疗手段转诊的情况是最多的。“像是我们的核磁共振,优先过来做这样的检查,应该早个一两天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新华医院门急诊部副主任邹姮说。



目前,全市已有61家三级医院以及129家二级医院加入到了市级分级诊疗平台,开放转诊预约的号源总量比例不低于50%,其中专家和专病号源占比60%以上。随着家门口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加上优先号源政策的优化,分级诊疗的科学性和便捷性正越发显现出来。居民也说:“少走很多冤枉路,也不用想自己要找个什么医生,没有这种心里负担了。”



基层医疗机构能优先预约上级医院专家号源,可以让分级诊疗更落到实处,构建更有序的就医体系。当然,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生面临新的考验,即如何提升业务能力,实现精准预约转诊。市卫健委也在密切关注上级医院号源下沉社区后相关就诊情况的进展,通过多方收集反馈信息后,将进一步优化具体工作流程。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吕艳
摄像: 吴佳亮 孙佳逊
责编: 顾怡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