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上海“四大名瓜”今何在?百年名瓜回归百姓餐桌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梁蔚浩 邢颖
2024-06-14 17:03
炎炎夏季,瓜果是大家最爱的消暑佳品。上海历史上素有“四大名瓜”的说法,分别是:宝山罗店海冬青、金山亭林雪瓜、浦东三林崩瓜和七宝黄金瓜。这些瓜有的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淡出市民的视野。如今,在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除了宝山海东青难觅芳踪,其他三大名瓜都开始重出江湖,努力回归市民餐桌。
宝山罗店海冬青、金山亭林雪瓜、浦东三林崩瓜和七宝黄金瓜,曾经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四大名瓜,可到如今,市民还能叫得出名的都已屈指可数。平时买不到、尝不着,使得名瓜们的名号日渐式微,要让它们重回餐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量问题。
三林崩瓜,被瓜农称为“最难种的瓜”,因为其皮薄如纸,一不留神就会“崩裂”,而且崩瓜需要“原种”种植,如果是自留种,瓜的品质和果型都不具备商品性。
2007年,三林崩瓜被列入抢救性品牌项目,三林还成立了崩瓜制种中心,中心里保留着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找到的“原种”。据农艺专家孙惠兴介绍:“它的叶片很大很厚,这就是老崩瓜的典型性状,它就是根,把三林老崩瓜原有的风味还原出来。”
如今农户种植的都是由三林崩瓜制种中心统一配置的F1代崩瓜原种,瓜农还要在每一藤瓜叶上标记出授粉日期,往后推算约30天,形状比例最佳的崩瓜才会被送往市民餐桌。“品质要求肯定高的,我们拿出去是百分之百的优质瓜。”
崩瓜
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志峰称,标准是1比1.8,“如果打个比方,一个崩瓜长度是22公分的话,它的直径在12公分左右,这个才符合我们三林崩瓜的技术标准。”
今年,三林崩瓜从此前仅三林地区的50亩,还推广到了泥城和川沙,总共种植了有200亩。按一亩800个瓜计算,预计今年能有16万只三林崩瓜走向市场。
而四大名瓜之一的亭林雪瓜,也是有百年历史的珍贵农家甜瓜品种,据说在高温的夏季,它的果肉会像雪般融化,因此才得名雪瓜。
雪瓜怕水不喜欢肥,传统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品质下降。为了提升雪瓜的产量和品质,亭林农技中心引入了一套智能技术,现在每株雪瓜的生长过程,都有系统监控,可以做到恒温、恒湿,按需供给水肥。“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同时通过后台大数据,积累雪瓜的生长档案。”金山区亭林雪瓜基地负责人周克俭介绍。
今年,亭林雪瓜还首次试验了立架种植。从趴地生长,到向空中延伸,雪瓜的亩产量可以比原来增加一倍。通过提纯优化栽培的雪瓜,糖度可以达到14以上,再现了当年的口感,一开售就供不应求。金山区亭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书记、主任张明法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通过建立亭林雪瓜产业联合体,把雪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逐步构建起雪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
雪瓜
四大名瓜中的七宝黄金瓜,民间俗称“十条筋”。巅峰期的一篮黄金瓜,果香可以飘满屋。闵行的老果农蒋正明,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种植黄金瓜,经历过七宝黄金瓜一度濒临灭绝的时代。“黄金瓜越来越少,后来基本上中间,可能是二十多年,不种了。”
七八年前,七宝黄金瓜被列入闵行地方品种保育,农技部门找到蒋老伯,希望他们这批老果农能重新带头种植,每亩地还给予特别的资金补贴。闵行新建立的“种质资源保护圃”负责提供种源,然后把果农种植出来的性状明显的“十条筋”进行选育、再度留种。“通过五代提纯复壮,技术团队也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关,也是让七宝黄金瓜的外观、香气等特征重现在老百姓面前。”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信息综合科科长刘妍真介绍。
黄金瓜
如今,整个闵行一共有30亩左右七宝黄金瓜,等7月下旬成熟的时候,就能再度端上市民的果盘。而已经绝迹的宝山海冬青,农业专家们则已经寻到同类型替代,青皮绿玉甜瓜。“性状能够很好地提高的话,又能恢复一定的市场。”上海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范红伟这样说。
四大名瓜,代表了儿时的记忆,是一代代人难以忘怀的好味道。不但有年代感的特色品种,更是上海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载体。随着科技的创新,这几年四大名瓜开始陆续重出江湖。而取代宝山海冬青的青浦青皮绿玉甜瓜,跟海东青有着相似的外观,但肉质厚度和口感甜度上更胜一筹。它们将承担起“新一代四大名瓜”种质资源收集和重点品种保护的重任,成为上海都市农业的一张“甜蜜名片”。
编辑: | 尤颖慧 |
摄像: | 沈佳俊 汪鑫 |
责编: | 虞之青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