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0″

视频 | 面对疫情谣言 该如何抚慰恐慌和焦虑?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1-22 23:57

针对日前网传的“武汉市卫建委副主任刘庆香擅离职守到上海和女儿过年,被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22日,武汉卫建委官方微博回应表示:网传信息严重不实,刘庆香副主任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一直坚守在武汉防控一线,而且她也没有女儿。



北京协和医院的官方微博22日也发文对网传“该院一名确诊武汉肺炎患者跑了”作出澄清。院方表示,该患者并未失联,该病例后来经过复核检验为阴性。




由于民众对疫情的高度关注,现在的传播形态又非常多样开放,所以围绕着疫情,各种声音都有,甚至不乏传言、谣言。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纷乱的舆论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认为,谣言止于公开,互信源于透明。


因为在信息饥渴的时候,谣言往往会填补空白,有时甚至会带来“塔西佗陷阱”之类的现象。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之后,再发布的权威信息也不会被公众所相信。



不过,对于疫情信息的公开这件事来说,可能在一些地方政府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疫情还不是很明晰的情况下,能不能压一压,以免影响社会情绪的稳定等方面的考虑。



对此,李泓冰认为,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或许会选择一种本能性地沉默,这种做法可能是出于一种好心和善意。但其实,从信息传播学的规律来说,错失信息披露的先机,不仅会影响决策的效率,还会造成谣言四起。


李泓冰表示,就像当年“抗击非典”时所经历的曲折过程所印证的那样,唯有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才能抚慰公众的恐慌和焦虑。如果武汉市民早几天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早些带上口罩,出入疫区的措施早些到位,可能就会延缓或阻挡疫情蔓延的脚步。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黄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