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从“马勒别墅”到“所长住宅”,岳阳路上的这幢老宅曾经历过这些

旧时光里的上海滩

邱力立

2022-12-23 22:02

1927年中旬的一天,犹太富商埃利克.马勒(Eric.Moller)一家在搬入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4号后正式开启了他们的“新居改造计划”,多年后,一幢“童话城堡”在这里被改建完成,“马勒别墅”从此闻名上海。然而在埃利克.马勒一家的记忆中,还有另外一幢“马勒别墅”对于他们家族而言也是终生难忘的,这便是他们在搬入亚尔培路之前的住所,祁齐路(现岳阳路)120号。



陕西南路马勒别墅

 
是否还能在如今的岳阳路上找到昔日祁齐路120号的旧址呢?对此周培元在《上海有两个马勒别墅》一文中(文章来源:新民晚报)有写到:“(祁齐路120号)现为岳阳路320号(中科院上海分院)14号楼”。对此,笔者在《字林西报行名录》与1940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也查阅到了相关线索,据《行名录》中的信息显示,埃利克.马勒一家至少在1915年时就已经在该处住所居住,当时这里的门牌号为祁齐路30号,要从1924年起才变更为120号,马勒一家在此一直居住到了1927年,后搬往亚尔培路4号,1931年起亚尔培路4号变更门牌号为30号。



岳阳路马勒别墅
 

有关马勒家族在迁居亚尔培路后改造马勒别墅的故事,相信不少读者早已烂熟于胸,本文对此就不再多做复述了,总之别墅造型的出处应与埃利克.马勒女儿“梦中所见”无关,而是在亚尔培路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并根据马勒家族北欧人的喜好改建而来的。另外对于一些文章中所提到的“马勒别墅是马勒家族于1927年以后改建原开平大班住宅后形成”的说法,笔者在1925-1926年的《字林西报行名录》中有查询到当时亚尔培路4号住户Mr.&.Mrs.W.H.Barham所对应的单位是Kailan Mining Administration,翻译过来应为“开滦矿务局”。尽管“开平”与“开滦”在发展历程上存在有一定关联,但笔者认为说“马勒别墅在改造前曾为开平大班住宅”的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陕西南路马勒别墅


埃利克.马勒一家离开祁齐路120号后,“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临时事务所”开始进驻这里办公。据1927年7月28日《申报》报道:“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现聘日(本)人堺与三吉氏为干事,并于祁齐路(一)百二十号设立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临时事务所,即日开始办公”。1928年10月作为“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项目之一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大楼在祁齐路原马勒别墅的南面开建,至1931年8月竣工,从此,这片便成为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所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大楼竣工前的1928-1930年期间,据《字林西报行名录》中的信息显示,当时还有两名日本外交官 S.Yada(矢田七太郎,1923-1929年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与M.Shigemitsu(重光葵,1929年起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1931年又任日本驻华公使)也曾先后出现在祁齐路120号的住户信息中,其中的重光葵就是后来在“二战“结束时,代表日本政府在密苏里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的日方代表,后被列为”二战甲级战犯“。



岳阳路马勒别墅
 

有关“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与“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这段历史在陈祖恩著《上海日侨社会生活史(1868-1945)》一书中有详细介绍:“1925年中日两国经交涉后签订协议,依照中方的要求,创设北京图书馆、北京人文科学研究院及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并由中日共同组织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办理一切事宜,经费以日本外务省事业部的名义,由庚子赔款及山东铁路偿还款项支付。同年11月,由中日两国各推代表10名组成东方文化事业上海委员会,并多次讨论(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大纲及开设前的一些具体事务…1928年5月,日本借口济南事件出兵山东,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和上海委员会中的中方委员为抗议日本侵略而全部退出,但日方不顾中方的抗议仍按原计划建设,并于1931年4月1日,在建筑物尚未全部完工的情况下就匆忙地宣布开所”。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原本应由中国人担任所长的研究所改为由日本人担任所长。至30年代中期,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地块的门牌号由原来的120号“一分为二”,南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大楼”改为祁齐路320号,北部“原马勒别墅”改为祁齐路300号,从1936、1938年《字林西报行名录》中的信息来看,这两年中祁齐路300号登记的住户信息为“S.Shinjo“,即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新城新藏,这位以擅长研究中国古代历法而闻名的天文学者,在62岁时出任该研究所所长,在中国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的时光,后于1938年在南京病逝。


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也逐步沦为侵华日军的专用机构。



岳阳路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旧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接收了“自然科学研究所”,筹建“医学研究所”。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之改制为“生理生化研究所”,归入中国科学院,曾经在世界科学界占有一席之地。(方世忠主编《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


-END-


本文亦发布于“王阳明66 说上海”微信公众号。集笔者“数年走访收集总结之精华”的《觅.境—上海滩二十四小时》已与广大读者见面,现已在各大网店有售,大家如感兴趣可以关注,如需笔者的“签名本”也可在“王阳明66 说上海”公众号中进行留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