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视频 | “发展”,让年轻人看清西方不再有“神迹”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5-16 11:47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说,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要真正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我们的青年一代如何成长为平视西方的一代?他们又该如何肩负起属于他们的历史责任?在5月15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张维为和科技自媒体“酷玩实验室”总编朱紫辉共同展开了演讲与讨论。



朱紫辉所在的行业是文创行业,但聚焦的领域是科技领域,因此他结合在这两个领域的观察谈了谈对年轻人为什么开始平视西方的理解。自称是1988年生的“老人”,朱紫辉到现在还依稀地记得小时候,我们国家年轻人的整体氛围是比较仰视西方的。那时候关于西方发达国家优越性的奇闻轶事如“德国油纸包”、“日本夏令营”,他还听说过美国有个州为了救一只小猫整个州拉闸断电的,现在想起来感觉是匪夷所思的。在当时的网络媒体上、贴吧上,整天有人在那商量怎么给美国人带路,很多人学的第一句英文就是“Sir this way”。在论坛上有人分享资源,大家感谢的留言都是齐刷刷地,“好人一生平安,下辈子美利坚”。当然这些都应该是开玩笑,但也能看出那种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在科技方面,有戴尔、惠普、苹果的电脑,索尼、任天堂的游戏机,“BBA”(奔驰 宝马 奥迪)“两田”(丰田 本田)日产的车、NASA的登月探火,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F22隐形战斗机。当时的西方高科技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所谓的高端产品,而是别无选择,我们做不出来类似的东西,简直近乎“神迹”一般。


在文化方面,以《星球大战》为代表的科幻片、以《玩具总动员》为代表的基于特效工业的3D动画、以《星际争霸》《魔兽世界》为代表的游戏大作,我们当时是没有类似的产品的。



过去20年,朱紫辉观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些我们都有了。在科技方面,手机、芯片、显卡、飞机,西方在做的东西我们也在做,更不要说白色家电、电动车、光伏这些我们已经超越的领域,类似核聚变、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AI、登陆火星这些面向未来的探索我们也在努力。文化方面,我们也有科幻大作比如说《流浪地球》,也有3A游戏比如说《原神》,甚至我们还有原创的教育小孩的模式比如说“安吉游戏”,这就对年轻人看世界的视角带来了本质的变化。首先,因为这些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口的增加,我们跟西方的差距从原本的非常抽象变得具象化了,我们也在做最新的高科技,我们也在改游戏引擎、渲染管线,这样一来,不管西方在某个领域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没有那种距离产生的“美”了,而是变得很“俗”。当我们考虑的问题从人性、文化落到了线宽、制程、续航、模量,变成了纳米、赫兹、Flops,它们从此以后就不再是“神迹”了,而是物理。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