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子午观潮】环太军演背后的中美“暗战”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李丹

2016-08-05 23:54

当地时间8月3日,圆满完成海上实际演练的中国海军舰艇相继靠泊夏威夷珍珠港,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参与“环太平洋-2016”演习海上阶段演练全部结束。尽管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在中美复杂关系的总体背景下,两国在参与方式和细节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分歧与矛盾,可以说有那么一言难尽的滋味。



从一开始,美国国内对邀请中国参与环太军演就有各种杂音,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人马克·塔凯甚至提出一项修正案,要求美国防部收回发给中国的邀请,否则会依照2017年国防授权法修正案迫使五角大楼采取这一行动。尽管最终中国还是受邀参演,但是从参与深度来看,仍有隔阂。除美国外,环太军演的领导职位主要由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美国盟国的军官担任,军事观察家们认为,中国被赋予的角色与其参演兵力和贡献并不匹配。科目方面,美国只对中国开放了低敏感低战术水平的科目,而一些高水平训练项目如两栖登陆、导弹攻击、反潜作战等则将中国海军排除在外。

就在这次演习结束的当天,美国海军前军官史提文斯塔什威克就在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发表题为《环太军演:在展示力量的同时与中国拉近关系》的文章,从中或可窥见一二。文章指出,环太军演,不仅是磨练行动作战技巧,同时也扩大了与中国的非作战合作的平台,这也是一个与潜在竞争者扩大合作的机会。这一点,在中国军方内部呼吁对美国海军的存在进行强有力的应对之际,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截屏


应该说,这篇文章体现的观点在美国并不是孤例。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2号也发表了题为《美国海军在海上面临"大国"威胁》的文章,强调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的行动,是美国的海外利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一方面把中国当作潜在的竞争者,一方面又力邀中国参加军演,美国到底把中国当朋友还是对手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认为,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既焦虑又矛盾,而随着在美国从西太平洋军事博弈的幕后走向台前,两个大国在海洋上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强。



【视频】环太军演背后的中美“暗战”


就在环太军演举行的同时,美国与其盟友不断在热点地区陈兵布阵,6月20号,美国海军出动约翰·斯坦尼斯号和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并集结1.2万名海军军人、140架飞机和6艘随行军舰,与菲律宾展开联合演习。美国军方一位熟悉此次行动计划的美国官员表示,演习时机的选择并不随意,而这两艘航母及其随行军舰传递的信息也是明白无误。一周后的28号,美国又联合日韩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首次举行带有挑衅性的导弹防御联合军演。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不断强化与盟友的关系,前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就高调倡导美澳在南中国海联合保障“航行自由”,为进一步强化美澳军事同盟关系商讨实际安排。另一方面,美国又似乎在对中国展开外交安抚以避免更大冲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月访华就被国际媒体广泛认为是为南中国海仲裁后的中美紧张关系降温。



美国这种微妙的态度转变是否正如美国务卿克里之前所说的,南海问题已经“翻篇”了?信强认为还言之过早,美国这种软硬兼施的做法体现了其外交策略上的娴熟,利用中国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与中国发生挑衅与摩擦,同时从中渔利,这是美国的既定战略,不可能做出重大退让。



 

【视频】环太军演背后的中美“暗战”


世界上或许没有哪种双边关系,会像中美关系这样复杂。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加快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在南海、东海、朝鲜半岛等亚太事务上的矛盾和分歧愈演愈烈,局部领域甚至出现摊牌的迹象。对此,就连一向被称之为稳健派的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兰普顿也指出,中美关系正在到达一个冲突的临界点。但另一方面,两国又是"真朋友",中美两国经济依存度很高,同时,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维护海上安全等全球问题上,共同利益也在日益扩大加深。



因此如何定义当前中美关系,成为令不少人困扰的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何汉里提出"亦敌亦友"的概念,获得两国学界的认可。另一个是美国前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在2005年提出的"利益攸关方",也得到中美双方政策界的认可。对此,信强认为,当下的中美关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加以定义,而根据近来频繁提及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中美双方如何在彼此尊重核心国家利益上不冲突不对抗,将是决定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




【视频】环太军演背后的中美“暗战”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