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逆全球化浪潮袭来,中央确定经济突围关键一招,只有大国才能用

时讯

上观新闻

2020-05-27 08:15

总书记在政协经济界联组会讲话时强调,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专门章节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有效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报告”更为直白,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纵观全球,扩大内需是拥有庞大市场的大国所特有的优势。对拥有14亿人口、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而言,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深远,正当其时。


促销费,要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现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且我们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点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完全具备条件和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因为百姓生活水平很低。如果当时说启动内需,恐怕是一句空话。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9.1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各类产业供给齐全,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同时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接下来我国要加大国内供给与需求的对接,打通内循环。尤其在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下,打通内循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当前,国内需求仍未充分启动,进一步释放需求潜力尤为重要,不少领域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以上海为例,“五五购物节”开幕仅24小时,消费支付总额即达到156.8亿元。


如何进一步激发内需,促进消费,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由于疫情,大批知名餐厅推出外卖服务,改变了外卖市场生态,吸引不少家庭接受了这一消费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汤亮建议:“应该鼓励餐饮企业扩大外卖服务,出台细致的管理措施,今后国内或许能形成下馆子与叫外卖并举的餐饮习俗。”


汤亮代表。 张驰 摄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表示,物美价廉的大众航空产品可以满足更多居民的航空需求,有望获得市场认可。今年以来,百姓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他建议利用我国电子支付发达的优势,精准投放普惠性消费券以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走出低谷。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看来,实体商业也应加快转型,更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他介绍说,疫情期间,黄浦区实体商场探索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发现效果很好。在“五五购物节”期间,黄浦主要实体商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到店消费人数翻番的效果,有力促进了区域商业复苏。接下去,黄浦还将继续抓消费、扩内需,大力推动“互联网+商业”,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夜间经济,努力创造更好体验,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


“拉动消费,关键是让供给与需求联动协同,归纳起来,大概有这几种模式:首先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以满足‘需求升级’,其次是创新产品模式以激发潜在需求。同时,还可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畅通消费渠道,最后不应忘记,农村是蓝海市场,他们的‘消费升级’需求也值得大力开掘。”邵志清说。


扩投资,要前瞻谋划政策护航


扩大内需并不只是“买买买”,加大有效投资也是重要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让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5G号称‘一业带百业’,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5G领域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这将带动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达3.5万亿元。”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对上海而言,赋能新基建和在线新经济,恰如增强发展新动能的“两翼”。一方面,要以新基建打通创新链、促进形成应用生态链,赋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在线新经济的发展,以规模化应用需求带动新基建,促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陈鸣波说,具体来看,在线新经济主攻需求侧增长,上海要围绕‘在线’做文章,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化消费、教育健康、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打造国内领先的新生代互联网品牌集聚地。而供给侧主攻新基建,上海的新基建包括四块内容:以新一代信息网络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大科学设施、工业互联网为主的“新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未来三年上海“新基建”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600亿元左右,社会投资2100亿元。


之所以敢于加大新基建投入,是因为没有新型基础设施,就难以孕育出各种新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从一份调查报告中获得启示,“调查显示,在不愿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中,73%表示出对充/换电等基建配套设施的担忧,53%的消费者存在‘里程焦虑’。”因此,他建议,必须加大充电桩建设,提高充/换电设施的效率和覆盖率,这样才能化解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担忧。


多位代表表示,伴随着5G等“新基建”发展,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应用、更新的业态,有别于现在的新玩法、新模式。“仅仅从购物模式看,或许未来的在线消费将更具动感、现场感,虚拟与现实将更好融合。”


实际上,有效投资真正落地,还有赖于及时提供政策供给,打破阻隔障碍。


陈虹代表。 张驰 摄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表示,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为例,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需要人、车、路、云、网、图等互联与协同发展,加大道路交通、信息通信、数据云平台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但问题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受制于政策法规束缚,导致难以进行道路测试和落地应用。陈虹建议在部分管制区域、部分限定路段试点法律法规突破,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需要,并带动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十分关注新材料领域,他表示,一些新材料“走不出实验室”“走不进市场”,或者被国际巨头“卡脖子”,都是阻塞新材料供应渠道的因素,导致其不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建议从科研端、产品端、应用端的需求出发,建立一整套制度支撑体系。同时,建立新材料产品市场准入豁免制度,加速相关产品的市场应用。”


扩内需,终极目标是促进民生改善


“扩大内需很重要,但也不能盲目投资消费,为了扩大而扩大。”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民生导向,围绕改善民生做文章,在这个过程中释放需求。以上海为例,近年来加大对“老小旧远”等民生项目投入,这本身是市民的迫切需求,实施之后还能拉动家装、采购等一系列新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是满足现阶段居民居住需求的小康工程,也是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有利之举。不仅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能提升城市颜值,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效果。


据曹立强介绍,普陀区今年打响了“三旧”换“三新”攻坚战,对普陀剩余的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进行全部征收,让百姓住上新居;对区域内500万平方米房屋开展旧住房综合修缮,包括平改坡、立面改造和综合整治,让老旧住房“穿新衣”;对不成套的工人新村等房屋进行改造,让那里的居民过上厨卫独用的新生活。


曹立强代表。 张驰 摄


从全市看,按照年初制订的目标,上海今年将完成55万平方米、2.8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同时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放眼全国,扩大内需也可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这同样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


“东西部因为地理禀赋条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群众的需求也不同,而这恰恰创造了扩大内需的机会。”邵志清分析说,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绿色生态农产品,他们出产的茶叶、蔬菜、菌菇、禽肉正好供应上海及东部市场,东部地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有着更高要求。而东部地区出产的高品质电子产品、工业品、日用品,则是西部地区居民们渴望拥有的。这样一来,可以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通过互为供需方,为各自的优势产品找到销路。


部分代表委员还表示,今年提出的“六稳”“六保”,实际上是为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政策保障。“实施‘六保’可以为百姓提供重要的安全预期,有了安全预期,百姓才有消费的动力,才有投资的安全感。”


“过去我们觉得民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作用慢,更偏爱大型投资项目。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通过‘六保’让百姓得到好处、树立信心,用全民的化学反应促成内需的持续释放,这将会是一股磅礴的力量,也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谢卫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