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莱茵河:从“欧洲下水道”到世界文化遗产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彬 摄像 祝文潇
2022-09-14 13:04
河道蜿蜒,古堡错落。德国宾根和科布伦茨之间的莱茵河谷,在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莱茵河却是另一番景象。附近城市河水中的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莱茵河水污染也对沿岸城市的旅游业和葡萄酒业造成影响,让欧洲经济受到重挫。
为改变这一状况,早在1950年,莱茵河干流经过的五个国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和瑞士就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最初,环保呼声并未得到响应。直到1986年,瑞士化工企业山德士的仓库发生火灾,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泄漏进莱茵河,人们这才重视起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一路建立起57个水质监测站。一旦发现污染物,位于德国等国的7个警报中心能够及时沟通,迅速确认污染物来源,并发布警报。织密这张无死角的监测网络,也让沿岸工厂没有空子可钻。
城市生活也是污染源之一。德国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探索出一条城市与莱茵河的和谐共处之道。
杜塞尔多夫的港口曾经工厂林立,但随着重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港口逐渐冷清。为避免废弃港区给莱茵河沿岸环境带来压力,当地政府选择就地改造。港口转型成了“媒体港”,吸引大批媒体、设计和时尚公司入驻。杜塞尔多夫电视塔也成为地标之一。不远处的杜伊斯堡也以港口著称,是莱茵河上规模最大的内河港。由于港口运转难免产生污染,杜伊斯堡港始终坚持从严把关。杜伊斯堡港还力争在2025年建成欧洲第一个“零碳”的集装箱码头,助力往来船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各方努力下,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分阶段得到改善。1992年,莱茵河所有污染物实现了50%以上消减率的目标;2003年,河水基本清澈,水中溶解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今年7月,“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又确定了2027年前的优先事项:适应气候变化。
今年入夏以来,欧洲持续干旱少雨,导致莱茵河水位下降,部分河段水深不足一米,严重影响了航运能力。就像当初治理污染一样,应对气候挑战同样需要各方再度携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彬 摄像:祝文潇 编辑:浦润民 项春 实习编辑:高佳雯)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