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揭秘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诞生之路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2018-09-09 18:40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于明天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雪龙2”号为13000吨级,总长122.5米、宽22.3米、结构吃水8.3米,装载能力约4500吨,最大航速16.8节;具备双向破冰能力,艏向能在覆盖有0.2米厚积雪的1.5米厚冰层上,以2至3节的速度连续破冰。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船体可以转动180度,让船尾变成船头。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从而突出重围。
“雪龙2”号船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
“雪龙2”号破冰船将是全球第一艘符合国际最新规则的极地科考船。在环保、安全性、技术性能等等方面,满足了更高要求,将成为全球第一艘符合国际最新规则的极地科考船。
“雪龙2”号的诞生,背后有哪些故事?
关于“雪龙2"背后的故事,看看新闻Knews记者提前采访了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雪龙2科学考察破冰船总设计师,吴刚。
极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被视为关系国家利益的“战略新疆域”。比如,南极大磷虾储量高达4至11亿吨,是人类潜在巨型粮仓。而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中低纬度的气候和环境。北极航道开通和资源开发利用,正在改变全球贸易和能源利用格局。
而作为基地考察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移动平台,极地科考破冰船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一国在极地科学研究可达到的水平,在极地事务中的话语权,以及维护本国基地权益的能力。
我国自1984年开启首次南极考察活动,当年12月31日,向阳红10号船带着中国首批科学家登上了南极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次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至今,大家熟知的"雪龙"号已多次执行极地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航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近年来,由于船舶生命周期、新极地规则实施以及经济、政治战略需求,各国正加快技术更新步伐,开始建造第二代极地科考破冰船。而“雪龙探极”被列入我国“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之一,加快建设中国极地科考装备,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既是船舶工业面临的新机遇,也是一项艰巨的新挑战。
“雪龙2”号采用国内外联合设计。2012年,“雪龙2”号项目启动国际招标,最终选中芬兰Aker北极公司,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公司设计方案的破冰功率和船型设计更适合当时的需求。通俗地说,就是它的“底盘”比较符合要求,今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升级。
吴刚参加第31次南极科考时,队员们在船上都使用“海信通”软件进行通讯,但速度太慢,而且只能发文字,就像以前发电报一样。另外,受限于通讯条件限制,“海信通”只能在楼梯口处才能查找到信号,于是,每天晚上楼梯口都堆满了人在发“海信通”,就成了科考船上的一大景观。如今,“雪龙2”号大大改善了通讯条件,科考队员在船舱里就能够跟家人实现语音,甚至视频聊天。
“雪龙2”号设计上,除了双向破冰之外,另一大亮点无疑是采用世界首创的下沉式龙骨设计,也就是首次在船前部采用箱型龙骨的船底结构。按传统的船底设计,底部安装空间小,装载科考设备数量有限,即便装了,遇到冰冲击时,容易与船底发生刮擦和碰撞,给调查效果带来影响。“雪龙2”采用的箱型龙骨结构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当遇到冰时,船底可以像一把刀一样把冰层劈开,线型设计的排冰角则顺势把碎冰往两边排开,避免了冰对船底的冲击。这一设计七〇八所已经申请到了相关专利。
“雪龙2”号船将于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雪龙2”号的首秀预计在明年7月,先去北极验证它的破冰能力,9月份返回。然后在当年11月份,再跟着和雪龙号一起出征南极。
此外,防寒能力和的破冰能力更为出色的中国首艘极地重型破冰船规划已经启动。 未来,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队将逐步形成“雪龙”系列,在国际极地科考领域进一步发挥大国责任,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力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编辑:刘清扬)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