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杰作?蓬皮杜现代大师展会告诉你答案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6-06-08 09:12
【视频】教科书级艺术大展 蓬皮杜馆藏72位大师真迹10月亮相申城
开票仪式
汇集了杜尚、夏加尔、曼雷、康定斯基、布列松、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等72位大师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将于6月11日在日本东京开幕。
原本应该置身东京的该展策展人罗朗·乐朋却在7日现身上海。和他同行的还有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关系主任米沙尔·希施柯。他们是特意为“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上海站的首日开票前来造势。在接受专访中,当记者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抛过去后,早已困得不停耷拉下眼皮的罗朗最后再也受不住地囔道:“哦,我快死掉了,不行了。”
开票仪式结束的第二天,罗朗和米沙尔没有作任何停留,就又匆匆赶回了东京。
皮亚诺&罗杰斯 《巴黎蓬皮杜中心研究模型》
作为全球知名的策展人和博物馆馆长,罗朗·乐朋对于中国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他和他的工作伙伴就来到中国不下十次。他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作品,并于当年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一个全景式展现当时中国艺术全貌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名为“那么中国”。
提及这个展览,罗朗很谦虚地表示:“这只是一个尝试,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呈现多元的各种形式。我们想将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那一部分介绍给大家,那是非常有意思的。”罗朗一下子就说出了当年参展的艺术家杨福东的名字。
蓬皮杜展策展人、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 罗朗•乐朋先生
如今,杨福东不仅依然还活跃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并且在海内外艺术界名声斐然。而事实上,当年罗朗策展邀请的80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现在基本上都已俨然成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明星人物。“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命运。”罗朗评价道。
虽然罗朗至今依然非常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但身为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的他却已不再做这方面的展览,这也让他倍感可惜。不过,因为“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罗朗又再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在开票仪式上,罗朗站台、造势,拉票,很卖力地做着这份“通告”。
布列松《圣拉扎尔车站背后》
“布列松就经常强调绝对瞬间。”现场,罗朗展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布列松此次参展的一件作品《圣拉扎尔车站背后》,“亲爱的朋友们,我还准备了其他的图像,但说到这里,我就只给你们看这一张,其他的我不给你们看了。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登录格瓦拉去购买展览的票。一个好的展览不能全部剧透太多,要保持它的神秘性,我们期待在十月份和大家见面,你们一定不会失望。”
这番话并非夸夸其谈。那个以中国草帽为设计灵感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梅兹分馆现在已是法国又一文化热门景点——罗朗就是该馆的首任馆长。由他策划的开馆展“杰作展”在当时大受欢迎。罗朗对于“杰作”的理解也延续到了“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上。
杜尚《自行车轮》
“今年是达达艺术流派100周年纪念,在日本也做了很大的活动。实际上达达的思考是思考什么是杰作,达达告诉我们二十世纪已经没有杰作了。”罗朗说:“我们通过蓬皮杜大师展来颠覆达达当时提出的观念,重新考察在二十世纪什么是杰作。”
每个人对于“杰作”的标准各不相同,那么在罗朗的眼里何为“杰作”呢?这的确很难在简短的采访中作出完全的阐述。罗朗言简意赅地表示:“所有的作品都是有意思的,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杰作。杰作经常是这样的作品,引发非常多样的阐释和解读。换句话说,一个杰作它经得起不同的解读,在解读面前扛得住。”在罗朗看来,这次“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的71件作品就是扛得住每个人的解读。
夏加尔《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
“在这个展览中有爱,有热诚甚至还有一点点戏剧性悲剧性色彩。在这个展览中梳理了整个前卫艺术的历史,在这里有艺术家之间的友情,有那些中断了的友情,有现代性甚至后现代在这里都能找到。展览很神秘,有几个部分,它只有几个小的故事组成的长的故事”罗朗在开票仪式上满怀深情地阐述着展览的特点。当记者在专访中问及这些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主要是吸引观众来看展览。”罗朗坦言:“比如,夏奈尔的《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就是20世纪关于爱的诠释。”
从1906年到1977年,每一年,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我的工作就是要尊敬未来的参观者,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有点教学化的视角——选择了20世纪大名头的艺术家。”罗朗解释道:“这些作品来自欧洲最棒的艺术机构,我要强调的是这不是来自于某一个艺术机构,而是欧洲最好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最优秀的72件作品是用不同的媒介来完成的。我想给出一个万花筒式的展览,72个作品就像万花筒里的彩色碎片,当你转动的时候,产生了神奇的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