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英美拱火欧洲退缩 西方援乌政策出现分水岭?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2-08-25 17:41
俄乌冲突满半年之际,美英两国再度宣布,将向乌克兰“加码”提供军事援助。
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白宫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9.8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同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400万英镑的军事支持。
美英成为“援乌大户” 背后有何算计?
根据五角大楼当天发表的声明,此轮安全援助包括6套“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及与其适配的弹药、24.5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6.5万发120毫米口径迫击炮炮弹、24套反炮兵雷达、若干架“美洲狮”无人机和数套“扫描鹰”无人机的支持设备、若干套“吸血鬼”反无人机系统以及激光制导火箭弹系统等。
美媒指出,这批装备并不是来自美国现成的武器库,而是会向美国的军火企业订购,采购资金则是来自美国国会拨款的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该倡议允许拜登政府从制造商中购买武器交付乌克兰。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安全援助总额已超过135亿美元,而这一次,是迄今为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规模最大的单笔物资。
就在白宫宣布“加码”对乌军援的同一天,即将卸任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到访基辅,参加乌克兰独立日纪念活动,并在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宣布了英国最新的对乌军援方案,包括向乌克兰提供2000架最先进的无人机和巡飞弹等。
约翰逊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说道:“乌克兰发生的事情关系到我们所有人,这就是我今天在基辅的原因。我相信乌克兰能够并且必将赢得这场战争。”
英首相约翰逊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会面
美英不断升级军援,究竟是在“力挺”乌克兰还是另有所图?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乌克兰被西方选为对俄罗斯进行混合战争的工具,美国在乌克兰的目标是实现对俄罗斯的战略消耗,以消除竞争并警告其他国家。
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美国和一些北约国家并不希望俄乌冲突结束,而是希望战火继续。俄乌冲突结束的阻碍正是西方国家。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隆看来,作为间接参与俄乌冲突的北约国家,一方面他们不用亲自下场,无需承担大规模的伤亡,或者跟俄罗斯产生直接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利用冲突持续地消耗甚至拖垮俄罗斯,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上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通过不断的军事援助,确保乌克兰保持持久的战力。
新闻评论员魏东旭也表示,美国针对乌克兰武器装备的输送,正呈现出由旧到新、由点到面的新特征,目的就是给局势火上浇油,让乌克兰危机延续下去,最大程度服务其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
军援何时到货?别急,还在研发中
不过,有美国媒体报道称,拜登给乌克兰送出的“大礼包”中,部分装备还在研发中,因此,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内,这笔军事物资无法全部交付到乌军手中。
魏东旭表示,这种“订单式”的军援,不再局限于美军现役装备,而是可以根据乌克兰一线的作战需求进行定制化采购,选择面更广,也更具针对性。例如“扫描鹰”无人机,可以在战场范围内进行长时间的徘徊,针对俄军的炮兵阵地、兵力集结点等展开比较精准的侦察。
但赵隆对此提醒道,武器品类是丰富了,能否及时送到前线、送到后是否与乌克兰军队相匹配,以及相应的操作训练能否跟上都是问题。西方提供的武器再先进,如果乌军官兵拿不到或者不会用,只会事倍功半。
事实上,随着战事陷入胶着,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装备型号越来越庞杂,且不成体系,有网友还戏言,乌克兰的弹药库快成“万国武器博览会”了。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被俘乌军表示,他们在学习操纵西方援助的最新型反坦克导弹时,不仅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甚至连说明书都没有,上级提供的解决方法是“自己上网搜”。
“除此以外,美国和北约还希望避免出现前线人员对克里米亚的偷袭破坏,因为这会成为俄罗斯升级冲突或实施报复的一个借口,从而打破不直接攻击俄罗斯本土,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国家直接冲突的‘潜规则’”,赵隆进一步表示。
俄军在战场上缴获了一部乌军手机,其中的谷歌搜索记录里大多数内容都与如何操作美制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和北约希望在军事援助上掌握一定的节奏,确保分批次、分重点地进行精准投放,对武器的流向及损耗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乌克兰军队的培训,增强乌军持续战斗的信心和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可以确保俄罗斯既无法快速推进战线,也难以从“战争泥潭”中轻易脱身。
欧洲军援为何“后劲不足”?
美英持续“拱火”,但从西方整体的情况来看,近期明显出现了“后劲不足”的趋势,不少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正在减少或放缓。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8月18日的数据显示,整个7月,欧洲六个人口最多的大国没有发起任何新的援助,仅兑现了部分之前的援助承诺,其中也包括英国,而6月新增的援助也远低于4月和5月的水平。
战场硝烟未散,为何西方各国在此时放缓了对乌克兰援助的脚步?赵隆表示,冬季燃料危机让欧洲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占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一半还多。此外,欧洲还依赖俄罗斯石油,此前,俄罗斯几乎一半的石油都出口到了欧洲大陆。但今年冬天,为了应对气荒,欧盟成员国不得不将天然气消费量缩减15%,即便如此,仍不足以完全补上能源缺口。
除此以外,算不完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成本也让欧洲领导人头疼。美国军事分析家科夫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欧洲“赞助国”可能已经达到了武器供应方面的极限。为了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德国甚至打破了数十年的和平政策,增加了国防预算。
而在欧洲的社会层面,对战争的疲劳感和反战情绪也在逐渐积累。日本网络安全公司Terilogy Worx的分析发现,在推特上,支持乌克兰的贴文转发次数、点赞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支持俄罗斯贴文的转发和点赞数却在上升。英国《卫报》则指出,欧洲民众普遍担忧俄乌冲突对能源、食品价格和生活成本造成的连锁反应。
赵隆表示,在下一阶段,能源危机及其造成的经济、社会层面的连锁效应,将成为欧洲挺乌、援乌共识最大的障碍。这也正中俄罗斯下怀,俄方寄希望于利用这一点,增强欧盟内部国家“本土利益至上”、反对对乌军援的呼声,并促使德国、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影响泽连斯基对谈判的态度。
各方都在等待一个时间窗口,而这个窗口,大约会是在冬季吧。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