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特色产业奔康致富 震区旧貌换新颜

时讯

国际在线

2016-09-12 17:49

走进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村,远处白云出岫,山色苍翠,近处广阔田畴,村舍罗列,一片安 静祥和的景象,很难想象,三年前的4月20日,这里是大地撕裂的原点。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看到白伙新村的照片时,也不禁“点赞”: “这是现实照片?我以为是规划图呢,很美!”

  

新生活 自己说了算

  

“自从村里有了自建委,我们这些重建户就放心多了。”“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白伙新村不等不靠,由村民自己推荐有一技之长的人组成“自建 委员会”,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从选房址到谈价格,从管资金到监质量,从集建议到理纠纷,均由群众自己做主,形成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执 行体系,调动了群众灾后重建的积极性。

  

灾后重建完成以后,“自建委”更名为“自管委”。虽然名称换了,但工作性质一直没有变。“自管委”,顾名思义就是村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组织,比如想办餐馆,要涉及到房子的厨房改造,只要找到“自管委”,就能解决房屋改造的问题。

  

正如“自管委”成员所说:“不管是自建委还是自管委,其最终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好务。”在“自管委”的帮助下,白伙新村逐渐形成了“大家的事我关心、集体的事我参与”的良好氛围。

  

新产业 农旅相结合

  

白伙新村正好在龙门古镇旅游景区的核心地带。这个位于震中的景区,蕴含独特的山水环境、文化资源和农业景观优势,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村里81户人家就开了3家中餐、2家火锅、8家茶楼,还有人陆续想开客栈。

  

除了乡村旅游,还有特色农业产业,白伙新村都积极推进。白伙新村大门外,一块指示牌特别有意思:“让吃的人健康种的人小康”,而在指示牌后的大棚也十分醒目,火龙果、葡萄、猕猴桃等果苗和白菜、辣椒、蒜苗等蔬菜长势良好。

  

“4·20”地震前,这里是一片田坝。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该点位规划为集聚居点和产业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按“农旅结合、产村相融、 传承历史、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已引进盈安农业发展猕猴桃450亩,四川康源农业发展猕猴桃300亩、避雨葡萄50亩、有机蔬菜70亩、高标准连栋及智 能温室大棚50亩,荷塘建设50亩。

  

白伙新村的新生活已经开启,而实际上,“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芦山县龙门乡白伙组的特色农旅发展,并不是一枝独秀。震后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个新村聚居点,村民们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共同奔康致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