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七分之一】独家数据分析:被扭曲的北医三院孕妇之死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01-22 21:30

2016年1月11日,35岁的孕妇杨冰在北医三院的妇产科病房里停止了呼吸,连同她腹中已经28周的婴儿。杨冰有另外一个身份,中科院理化所职工,在读博士。1月14日,中科院理化所发出了一封盖着单位红色公章的公函,指明杨冰是所中青年骨干,希望北医三院尽快给出杨冰死亡原因。


1月16日,北医三院也发布微博,对事件做出回复,称孕妇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这种病死亡率极高。医生已经尽责,然而家属纠集数十人来医院医闹,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杨冰的丈夫张自强注册了微博号“冰冰的老公”,发文细数事件,求取支持。但是,这篇文章并未引发网友同情。随后的微博,张自强否认医闹,也否认此前流传的向医院索赔千万传言。


这些,是我们知道的简单事实。但是这次事件的参与者,远远不止以上这四方,在微信微博上的群情汹涌,更是远远超出了对这起“孕妇死亡事件”本身的关注。


截止1月21日,在微博,#北医三院#产妇事件总阅读已有1.6亿,有6.8万条微博参与讨论。而“北医三院”的热议指数也在1月17日达到8.7万的巅峰。同样截止1月21日,北医三院所发出的声明,转发数已经将近7000,阅读数突破270万。


孕妇丈夫张自强的信息也在源源不断地曝光,议题从“医闹”开始转移,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是丈夫逼迫高龄产妇冒风险保胎。这种猜测的根据是杨冰的病史:四次怀孕,尝试过试管婴儿,第一个孩子早产、夭折,获得医院赔偿45万。这些信息经由传播和解读后,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这样一个结论:明知妻子身体不适合生育依然没有阻止。这让社交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讨伐丈夫。


在微信,参与此次话题讨论的文章有327篇,波及用户有188万。在这些文章中,最受欢迎的是公众号“金融八卦女”的《“北医三院产妇事件”:男权癌才是最可怕的病》。作者在文章中,直言害死产妇的不是病,而是男权癌。这篇文章受到了很多读者的追捧,拿下了25万阅读,是传播最广的文章。为什么这篇文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除了杨冰的病史,还有张自强的家庭结构。张有3个姐姐,这个信息被解读为张的原生家庭“重男孩”、“重子嗣”,进而得出结论:高知女性被传统陋习裹挟,悲剧总是有原因的。


1月21日下午,张自强和《1/7》记者通电话。“我们不是医闹。”这是张自强的第一句话,也是整个通话过程中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张家想要的是治疗和抢救的评估分析,张自强说他在等待尸检结果。但是这个话题,已经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当一个准妈妈身亡,当一个等待小生命降生的家庭被迫接受亲人离世的痛苦,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当我们对这个家庭做出无数个恶意假设,我们的证据仅仅就是原生家庭的性别构成就够了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满足自己的窥私心理,说着别人的事,其实不过是自私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社会学研究者陆晓文这样说。


《1/7》1月24日晚间19:12播出。《被扭曲的孕妇之死》,敬请关注。


【七分之一】被扭曲的孕妇之死


(看看新闻网记者:燕晓英、曹翔)


(数据由新榜提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