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视频 | 高考分数出炉 咨询会上看招生新趋势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应冠文 戴晶磊

2024-06-24 21:28

昨天,2024年高考成绩公布,今天,全市唯一一场考后大型志愿填报咨询会就在线下拉开大幕,近百所来自全国重点本科高校齐聚,除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35所上海高校外,还有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60所外省市高校,百校集聚,一站咨询。那么,知分知位后的考生们到底有什么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今年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后的第一年,考生和学校的关注点都在哪里?



今天的咨询会现场,有近百所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前来设摊,为考生们答疑解惑。不少高校的常规热门学院,和一些当前技能人才紧缺的专业,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咨询。“偏向理工科,比如说应用化学、数学,或者说一些关于农业和科技类的。”“现在护理也是一个比较紧缺人才的现状,所以前段时间护理也被归为了国控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高校都把今年新开设的一些专业和学院,放在了咨询会上的主推位置,不少都与人工智能 这条未来产业的热门赛道相关。同济大学的招生老师们,就不时地在介绍他们的智能制造新专业,学生还可以在一年级大类培养结束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对细分领域进行选择。


据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樊文有介绍:“推出了工科实验班,信息与智能网联类,往年信息类当中主要是计算机、光电、测绘、人工智能这些专业,今年的话把交通还有车辆,也融入到这个类别当中来开展招生,考虑到因为交通车辆它是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最常见的最普及的一个场景。”



根据教育部要求,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对标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这段时间以来,上海多所高校也动作频频。


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与企业深度合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依托人工智能学院进行学术训练,同时我们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强强合作,由他们来进行我们说业界支持,此外因为交大系人工智能企业非常多,都可以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也成立了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成立,布局“专业+AI”。“今年9月份我们会在现有的应用经济系下,改设一个人工智能金融方向的班,2025年9月份我们会正式开启,人工智能金融单独的方向和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院长邵怡蕾介绍。



各大高校瞄准新赛道,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过,在今天的咨询会现场,对于这些新专业、新学院,不少学生和家长还是处于观望状态。“会考虑但可能够不太到,人工智能是新兴专业#,前景还不是很了解。”“未来对于学生课程体系设置是怎么样,能教到什么一个程度,我们还在观望当中。”


对此,多所高校也表示,在意料之中,学校在建设相关学科时,其实也会突破原来传统的专业设置,将AI内容交叉植入到很多课程里。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林桥津表示:“现在就业调查表偏智能方向的就业,开始已经有很大的优势了,这个也不需要观望了,我们觉得已经开始‘有苗头’发展起来了,我们学校确实是放弃了院校设置的概念,其实就是非常鼓励大家做交叉,比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交叉。”



而哈尔滨工程大学老师刘梦实则表示:“这些都太新了,会不会有风险,我们也是在考虑,实际上智能制造是在传统的机械学科基础之上,有一定新的拓展和新技术的引用,然后实现专业人才,能够更好的适配现在的时代主题。”


也是考虑到学生对于专业方向选择的一些顾虑,此前,多所学校已经公开表示,今年会调整转专业机制,有的甚至是“零门槛”,为学生提供入校后二次选择的机会,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其实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也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避免在高考的时候一个专业没想清楚,进来以后,我们还有大类培养机制来承接他,让他的试错成本降低。”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潘伟杰如是说。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也称:“我们是转出零门槛,除了个别约定的批次之外,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打破了学籍分的要求、不及格门次的限制,而且是多次可转,给同学们多元的选择。”



今年的招生计划总数,在相较以往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本科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也将进一步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所需,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比如,聚焦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就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撑。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多关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提前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卫
摄像: 孔权
责编: 李吟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