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视频 | 上海:公卫体系重塑升级 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8-04 11:05

随着新一轮本土疫情的多点扩散,上海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的消息,牵动了所有市民的心。那么,与一年前相比,上海应对重大疫情在哪些方面 有了提升?疫情联防联控的这张网如何织密织牢?面对变异株德尔塔的快,上海目前的检测能力能否做到更快?


浦东机场,25个采样点连夜开设,近5万名工作人员连夜接受核酸检测。确诊病例所在小区,连夜实施只进不出管理,全部居民接受第一轮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已排查密接52人,密接的密接250人,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7月30日,上海公布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的第二天。一早,复旦大学约200位师生统一乘坐大巴,来到杨浦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这些师生皆因近期去过或途经南京、四川等地,校方在监测行程后,对他们主动进行健康医学观察。



除了高校对返沪师生主动进行排查,另一方面,社区、街道对回沪抵沪人员也实施严格的健康医学观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胡必杰介绍:“正因为我们的病毒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潜伏期阶段都是无症状, 所以我们要去监测这些病人在他病毒载量很高的情况下传播之前, 我们要把他监测出来。”


主动、早期、快速的大范围核酸检测,是狙击德尔塔唯一的标准。目前杨浦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的日均检测量在500到800人次,距离日均最大检测能力5千人份还有较大储备空间。随着多地疫情再起,市、区两级疾控,协查检测外省市确诊病例在沪相关人员的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在长宁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相关人员的核酸样本以及环境取样源源不断送来,检测人员也通宵达旦。


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蔡恩茂介绍:“现在最高峰的量一天已经达到大概1000多我们是随到随检,三班倒,24小时内保证检测结果出来。”


按照国家最新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标准,过去1年内,全市各区疾控中心都进行了提标改造。本月,长宁疾控中心实验室综合改造基本完成。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米增至2000平米,日均最大检测能力达到单管单人次2000份。这台身材小巧的检测仪,只要45分钟就能出具检测结果。


各区的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也就是新冠疑似病例的留验点,在过去1年中也纷纷重新规划建设。


浦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斌杨:“发热哨点、海关这些地点,隔离点包括,可能怀疑有阳性的,那么要到我们这来。”


去年8月,杨浦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作为区内唯一留验点改造完成。至今,已收治500多名入境人士入院,其中50多人最终确诊为新冠感染者。为了严防院感,隔离病房全部单人单间,实施严格的感控和消毒隔离措施。



相关人员介绍:“我们厕所都是一人一间,然后编好号的,每次患者洗好澡之后都会关起门来喷洒消毒。”


对于身体不适转至留验点的人员,则采取边排查边治疗的方法。一些重症疾病患者,在排除疑似后,也全部及时医治并成功脱离留观期。


(实习编辑:邹雪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