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

视频 | 两会我建议:让无障碍环境“有碍”变“有爱”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1-18 18:36

无障碍设施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权益的必要条件,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标尺。


2021年6月1日起,《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上海市交通委也重点聚焦车站无障碍、电梯全覆盖等工作,以期补齐整个轨交体系在无障碍设施上的缺陷。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仍有不少残障人士反映,上海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上还有改进空间。行动不便的渐冻症患者唐旭在体验中就发现,在一些较早修建的地铁线路中,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都有许多使用不便的地方。


今年的上海两会,市政协委员朱成钢就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无障碍城市环境的建议,他认为,在轨交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上,需要反复模拟残障人士出行的真实场景,在细节里“挑骨头”,才能将其打造得更加精细化、人细化和体系化。


朱成钢还指出,上海无障碍通行的客观需求很庞大,涉及范围也不局限于轨交,有了管理办法还不够,他建议人大政协等要加强对无障碍环境的日常视察和监督,以此来督促和推进政府部门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城市温度,对城市拥有更多归属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刘逸然 吴振华 张琦  编辑 阮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