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视频 | 违停治理成日进万元生意 共享单车监管难在哪?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9-05 14:49

共享单车违停遭遇“过度清理”,使得扣车从正常的城市管理行为演变为“扣车产业链”的现象,近日引发关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调查发现,为了遏制共享单车企业过度投放,更好地保障城市文明和有序的交通环境,上海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加强监管,将违规超额投放和没有摆放在停车区内的自行车收走,从而督促车企有序投放,并落实运维力量。这一措施有力地改善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等现象。但最近两年来,这个过程中渐渐产生了一些“过度清理”的现象,不少没有违停的车辆也被第三方清运公司一并拖走。共享单车公司想要取回,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赎车费。这一方面导致用车高峰期车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围绕着“赎车费”,共享单车企业和第三方清运企业进行着拉锯战。



记者近日跟随某第三方清运企业的清运卡车走访赤峰路、曲阳路等多个地铁站点发现,上午11点左右,早高峰刚刚过去,来自清运公司的卡车先是清理了停在指定停放区以外的单车,随后,又将其他剩余在指定停放区以内的单车也搬上了卡车。他们解释说,他们每天在这两个站点巡视两圈,并将卡车装满,一天下来可以收车二百辆。他们强调,“我们不能白来”、“要防止后续车辆再度堆积”。


在跟随拖车的过程中,记者在曲阳路地铁站附近遇到了一位哈啰单车的一线运维人员,他的职责是将地铁周边的哈啰单车摆放整齐、去除广告。但在观察的过程中,这位运维人员更多的作用是“保护”白线内的哈啰单车不被拖走。与拖车人员相遇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拖走哈啰单车20辆用于凑数。而没有运维人员“保护”的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则几乎全部被大卡车收走了。记者还注意到,似乎为了可以保持清运卡车上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数量的平衡,他们会刻意地在点位上对某个品牌的单车多拉走一些。



记者经过多日的走访发现,这样的“奇怪操作”并不仅仅发生在这两个站点,其它区也有发生,将没有违停的车辆一并拖走,似乎成了第三方清运企业的常规操作。这些车辆被拉走后,直接送到了该企业运营的暂存点、停车场。在宝山区大场镇南大路一处停车场,记者在门房间内的登记册上看到,每天从各区被送到这里“暂存”的共享单车都超过1500辆。按照取回一辆单车需要支付10元来计算,这个停车场单日的“收入”不低于15000元。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个收入将用来支付场地费和人工成本的支出需要。


根据既往媒体报道,目前上海临时存放“违停”共享单车的场地超过200处,全年扣车峰值上百万辆。想要取车,三家平台必须向第三方扣车公司上缴“赎车费”,每辆自行车的价格在10元到18元不等。此前,美团单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介绍,该平台在上海投放的自行车约49.5万辆,其中超过15万辆备案车长期被扣在第三方扣车场地,导致大量闲置,平均每天约有2.2万辆单车因各种原因,被第三方公司扣车,需要付费取回,企业每年因此付出的取车成本超过1亿元。



数量巨大的扣押车辆背后,是共享单车行业日益增加的运营成本。哈啰出行和美团单车分别在今年1月和8月的涨价公告中表示,涨价系因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有消费者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上亿赎车费的产生,或将变相地转嫁到自己头上。不少每天靠小黄小绿小蓝通勤上下班的打工人吐槽说,从半小时五角钱、各种红包甚至免费骑,到今天不断涨价快要步入“2元时代”,自己或许没被“雪糕刺客”刺中,却栽在了“最后一公里”上。



在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看来,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共享单车违停问题已经不是件新鲜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消费者、共享单车企业和监管部门等多个角度同时施策。首先需要规范的是消费者的停车行为,可以通过将违停与个人信用挂钩、未停在指定区无法关锁或增加费用等方式,引导合规停放。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应当在兼顾消费者需求和各站点停车资源的情况下进行车辆投放,并积极运用各种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引导消费者合理有序停放。从监管角度来看,一方面属地街道社区可以针对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尽量增加停放区域,另一方面在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时候,可以考虑引入相应的监督机制,以避免第三方企业仅仅从自身的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过度清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张蕴昆 陈昱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