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视频 | 中国精神⑥:生死与共 守望时代信仰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之懿 胡宝强

2019-09-23 15:02

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称为"小延安"。



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八百里沂蒙,百万人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2018年12月20日,临沂市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沂蒙红嫂",104岁的张淑贞老人安详离世。


1940年到1943年,张淑贞担任2个村的妇救会长,负责13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党员发展工作。全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抗日干部、救治了百余名八路军伤病员。抚养长大了40多位革命军人后代,自己的孩子却因为喂养不当夭折了四个。


"沂蒙六姐妹"公方莲、冀贞兰、伊淑英、杨桂英、伊廷珍、张玉梅,当时才20岁上下,发动全村妇女老幼,筹粮草、运弹药、摊煎饼、做军鞋,仅孟良崮战役期间,"六姐妹"就带领全村老少,不分昼夜给部队烙了15万斤煎饼,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了8500多件军衣,做了500多双军鞋。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深情回忆,"人民群众和我们的军队就亲如一家,鱼和水的关系。"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沂蒙时表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用一部作品讲述一个故事,用一段故事传唱一个精神。新时代下,从沂蒙小调到歌剧《沂蒙山》、电影《斗牛》,沂蒙故事正在以各种方式继续感动着中华儿女。2018年,民族歌剧《沂蒙山》在济南首演时,现场一票难求,反响极其热烈。


沂蒙精神产生成熟于革命战争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越来越迸发出穿越时空的强大力量,激励着一代代沂蒙人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他们当中,有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穷,带领乡亲们完成架电、修路、治水三部曲,开启九间棚历史性变革的刘嘉坤;有把贫穷落后村改造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的"乡村振兴领头雁"王传喜;还有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制药集团,用生命书写民营企业家担当与忠诚的赵志全。他们身上处处透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崇高信念。


最危险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永远有军人的身影。汶川地震72小时内,数十万解放军指战员冲在救灾最前线,用橄榄绿撑起了灾区的天。凉山州森林火灾,30位扑火英雄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奉献。



在上海,黄浦江畔执勤的官兵、明珠塔下的特战队员,军人们用默默地守护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而上海人民把他们对武警官兵的深情厚谊,融化在一件件排忧解难的实事中。浦东新区全力推动武警训练场地置换;嘉定区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用于驻区中队建设;闵行区对官兵学历升级、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崇明区持续多年为2个支队协调新兵训练设施等。


红色是共和国永远不变的底色。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沂蒙红,则是这份底色中激荡人心、感人至深的一抹。蒙山高,沂水长,以沂蒙精神守望时代信仰,将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汇聚起更为蓬勃的前进力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之懿 胡宝强 图片编辑:吕秀 彭琼娅 张烨 视频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