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湾式电信诈骗”:冒充公检法 窝点3个月转移
时讯
人民日报
2016-11-11 08:35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涉及3个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101人(大陆76人,台湾25人),涉及案件135起,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台湾式电信诈骗”的团伙是如何构成的?诈骗窝点是如何运转的?为何这类诈骗如此猖狂?记者采访了办案民警和在押的部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
团伙如何形成?
各类团伙组成“公司”,3个月转移窝点
在温州市瓯海区看守所,记者见到了在押的部分犯罪嫌疑人。
现年39岁的台湾籍男子董某某,是此次专案被押解回国的一名团伙管理者,与他一起在柬埔寨窝点被抓的还有其他26名人员。作为诈骗窝点的组织管理人员,董某某不仅负责人员管理、与台湾转账窝点等的联系,同时也负责境外窝点人员的生活采购等工作。
诈骗分子往往将话务行骗窝点称为“公司”,董某某被抓时,其所在“公司”就设在柬埔寨某地一栋三层的别墅内。
“台湾式电信诈骗是集团化运作的犯罪产业,这样一个‘公司’的运转,需要多个分工明确的分团伙支撑,它们之间可能是隶属关系,也可能为互利关系,还有可能是单项服务关系。”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卢立锟说,“诈骗话务窝点的实际出资人为‘金主’,通常是台湾人,依据所骗钱款数额获取提成;拨打电话实施诈骗的是‘话务员’,具体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在话务窝点负责网络线路和设备维护的是‘键盘手’或称为‘电脑手’;转账窝点称为‘水房’,一般设在台湾;提供银行卡的人称为‘车商’,取款人员为‘车手’……”
为逃避打击,这种团伙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人换点。“第一个窝点在金边,从2016年3月初开始,到5月下旬结束。第二个窝点从今年6月初开始,也是在金边,距离第一个窝点有20分钟左右车程。”犯罪嫌疑人庄某说。
“3个月是比较划算和安全的周期,‘公司’人员也要替换。”已经有近两年诈骗经验的董某某说,“除了支付房租、吃住等日常费用,还要给线路提供者、收贩银行卡的团伙等付费。一般来说,‘公司’组建的第一个月需要诈骗2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业绩,收支才能打平;第二、三个月则需要170万元至180万元人民币的诈骗业绩来维持收支平衡。”
窝点如何运转?
每晚都开会总结,几天骗不来钱要罚背“剧本”
“台湾式电信诈骗”分工明确、流程清晰:一线话务员使用网络电话,并根据被害人信息直接拨打电话,冒充公安机关来核实身份,告知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黑钱,待受害人上钩再转到二线话务员;二线话务员则声称为专案组办案人员,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钱,核实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和余额;三线话务员则假冒最高检工作人员骗取密码,并与“水房”对接,由“水房”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的钱转走。
“我们按照北京的工作时间实施诈骗,‘公司’电脑等设备也都按北京时间进行设置。每天北京时间8点半柬埔寨时间7点半开始拨打受害人的电话,柬埔寨时间下午4点半结束。”董某某介绍。
“在话务人员实施电话诈骗前,需要有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办案民警陈丰向记者介绍,“‘菜单’就是所说的‘料’,即受害者信息,一般包括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具体地址,需要台湾‘金主’提前提供给话务窝点;根据‘菜单’涉及的地域信息,话务窝点的‘键盘手’联系改号平台提供者,使得受害人手机显示的号码为当地公安的号码;‘键盘手’还要时时与线路提供者保持联系,保障通话质量。”
戴某某是被押解回国的一名“键盘手”,同时也负责做窝点诈骗人员的业绩:“一线话务员能提成5%,二三线分别提取8%,车商提取15%—20%……每天晚上,窝点都会开总结会,一二三线分别召开,对于骗术比较‘高明’的录音还会分享学习,同时也会分析没有诈骗成功的案例;对于连续多天没有诈骗成功的人员,还会罚背‘剧本’或者手抄。”
据犯罪嫌疑人介绍,一线人员多为大陆人员,二三线以及管理者一般都是台湾人员。一般情况下,诈骗分子不能自己离开别墅,这是为了防止引起当地居民注意而被举报,窝点人员需要的生活用品等由管理者代为购买。
为何猖狂难禁?
线路租借、呼叫改号、信息泄露,监管还须合力
当前境外诈骗窝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聚人施骗”,各个分团伙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网络电话专用分机等工具相互沟通,导致被害人被骗时深信不疑、钱款被快速多次转移提现,也导致警方在扩人扩线方面难以突破。但本次专案在线路商环节、改号平台环节抓获了嫌疑人。
胡某,从事线路出租业务,主要提供境外线路接入服务。“我手上有5条国际线路,从上家以每分钟0.2元—0.3元的价格租入,以每分钟0.25元—0.32元的价格租出,获利20%左右,两年间共赚了40余万元。”胡某说,“这些线路多是从国外公司租来的,当这些公司租用运营商的线路出现剩余时,我们就可以转租到。但是其源头还在三大运营商,因为运营商通过技术改进,就可以强制显示国际代码或未知代码,从而防止诈骗分子利用漏洞改号。”
胡某告诉记者,很大比例的线路提供商存在“灰线”产业,虽然不清楚买家的具体工作,但是由于买家提供的价格比正常服务高出很多,线路提供者对买家从事的活动往往心知肚明,在客观上给诈骗行为提供了渠道。
记者了解到,被用于改变呼叫号码的VOS软件,具备“呼叫控制功能”,可以进行改号。被诈骗团伙利用的多是盗版版本,其获取非常容易,而且通过认证技术可以防止对盗版软件的攻击,价格在几百元不等。
此外,公民信息泄露问题值得关注。诈骗分子口中的“料”,多来源于金融、电商平台及快递行业,银行流出的信息更“优质”。
公民信息屡遭泄露,线路租借监管不力,呼叫改号操作简单,为电信诈骗提供了便利。改变这些情况,单靠公安部门的打击远远不够,更需要工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运营商履行职责、严格内部管理。
(编辑:孙燕)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