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7″

视频 | 视频|实体书店的N种可能(四):旧书店 坚守的意义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臻 李维潇

2017-05-09 16:40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讲法,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主要看这个国家有多少图书馆、博物馆和书店。我想旧书店在国外能传承下去,咱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不能没有旧书店。”

小朱书店的老板,朱凤涛,今年59周岁,两鬓已经斑白。他挽了挽袖子,这一天才刚刚有机会坐下来。搬了一天的书,他却似乎并不觉得累。

“我做旧书将近40年了,我对旧书是情有独钟”,朱老板笑着。

替旧书找主人




小朱书店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蓝村路86号,位于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走进这家书店,100平米的空间内堆满了各种类别的旧书,外国文学、英文词典、连环画、美容美食等等,据朱老板介绍,这里是目前上海最大、品种最多的民营旧书店,总库存约有20万。

书架上的每一本旧书,都被岁月静静摩挲着,都曾被它的主人捧在掌心,起皱的书皮,残破的书角,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旧书都是朱凤涛一本一本,从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读者那里收集过来的。“我先买下来,然后再卖给需要它的人”。

在店里,只要接到电话,有人有旧书要处理,朱凤涛总会安排好时间,亲自上门收书。拉着一个简易的铁质拉杆车,踢哩咣啷地,朱凤涛几乎走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



“我基本上是来者不拒,除了国家不让流通的书之外,基本我都会收”,朱凤涛觉得每一本书都会有需要它的那个人,有的人或许想看看书的内容,有的人或许是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有的人则可能只是为了收藏。

“我觉得书就这样处理掉了,太可惜,我觉得对不起写书的人的心血”,朱凤涛拿起一打《上海格调》,“你看看,这套书是新书,里面还有童自荣的签名,你猜我是在哪收到的”,朱凤涛涨红了脸,语气激动,“是在废品回收站,这样好好的书就成捆成捆地给扔了……”

2块、5块、10块……通常一本旧书的售价是原价的一到两折,收书的时候,朱老板会根据出售的价格,打对折付给卖书的人。“不能亏了卖书的人,人家毕竟保管了这么多年”,朱凤涛说他收书主要看书的价格、数量和品相,“最多的一次收书,给了人家一万多块钱”。

一波三折的旧书生意


朱凤涛老家在江苏扬州,父亲曾经也是旧书店的店员。1979年,父亲退休,21岁的朱凤涛顶替父亲,进入到了上海旧书店做营业员。没想到,这与旧书的结缘,一结就是40年。

朱凤涛说自己读书不多,童年时经历文革洗劫,学历也就只有高中,算不上是一个“文化人”。或许是工作环境的耳濡目染,朱凤涛对旧书有着一种特殊的爱惜和敬重。

1996年,公司安排他去地铁负责书店,十几年书店生涯,让他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做书也要看环境的”,瞅准了地铁上班族风驰电掣的快节奏生活需求,这一回,朱凤涛开了一个卖新书的书店,“会推荐一些流行的畅销榜单,成功学等等”,没想到,生意也不错,陆续在人民广场、大柏树等站开出了12家连锁店。



然而,地铁书店的生意红火起来,眼红的人也多了,后来领导调换,再加上恶意竞争,2010年,朱凤涛被迫退了出来。朋友告诉他在浦东塘桥地铁站附近有一个140平米的商铺,租金还比较便宜,朱凤涛想了想,决定重操旧业,继续卖他最爱的旧书,以自己的姓氏挂牌——“小朱书店”。

小朱书店之所以能被大家所认识,在今天成为上海最大的民营旧书店,大概是因为2012年的一次风波。当时,隐匿在地铁站拐角处的小朱书店面临店面租金的突然上涨,无力承担。一位书友不忍心书店的关门,发出了一条“小朱书店即将倒闭”的微博,引发了巨大关注。不仅百余位顾客一股脑地涌入店中,塘桥街道也抛来了橄榄枝,免费邀请小朱书店进驻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安家。如枯木逢春,小朱书店起死回生。

“我想建个专业图书馆”


4月27日上午,朱凤涛打开6间仓库中的一间,他要从这里面搬出2万册旧书,带到临港滴水湖去办为期三天的“五一小长假书展”。

仓库里,3万册旧书环绕,几乎无立足之处。

“这次书展主要分五个类别,一类旧书我是准备出售的,还有一类是免费赠送的,另外三类——老版本旧书、红楼梦主题和上海历史文化主题的旧书,我是只做展示不卖的”,朱凤涛希望能给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人留存着,“欢迎来借阅”。


4月30日上午,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书展现场看到朱凤涛忙碌的身影,虽然人流不如想象的那么多,但每天也大概有2000人会到朱老板的旧书前光顾。经典版本的红楼梦、上海地方志,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读者。

而免费赠送区更是人头攒动,一位带着两个孩子来逛书展的爸爸,在留言簿上写下,“感谢小朱书店的赠书,让书的世界照亮我们的心灵”。

“有人说,现在实体书店受网络冲击那么大,新书店都开不下去,更别说旧书店了,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在朱凤涛看来,旧书是有故事的、有灵魂的、有价值的、有缘分的,“我自己也有一个小朱梦,希望以后能建一个专业的图书馆,把旧书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这是“小朱”的幸福感,虽然做旧书,真的不赚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臻 李维潇  实习编辑:薛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